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8篇
法律   678篇
中国共产党   173篇
中国政治   593篇
政治理论   156篇
综合类   110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规模经营存在诸多约束条件,要选择符合本地区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9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性与面临的诸多问题决定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这一命题的复杂性和关键性,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对其的组织和管理。  相似文献   
89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其它政治文明,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以及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4.
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以德、中两国为审视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立宪主义以保证"国家不得为非"为目的,现代立宪主义在福利国家等思潮背景下使得现代国家职能大幅扩张,发展出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和客观秩序功能是德国基本权利普遍具有的两项功能,防御权功能为核心功能。现代国家职能基本化约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种职能,国家保护义务相应地表现为立法者制定完善法律的义务;行政权切实执行法律的义务和司法机关提供完善的司法救济义务。国家保护义务存在一定的界限,我国现行宪法在基本权利的规定与现实保障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895.
为解决八旗生计问题,清政府自康熙朝始,历雍正到乾隆朝耗费巨多帑项,采取诸多措施,均收效甚微。乾隆初年,政府中一些有识之士便开始提出移驻京旗闲散回至东北屯田的思想主张,并在随后付诸实施,直至清末。虽然这一政策最终未能完全实现统治者的初衷,但确有相当部分京旗子弟留在了回屯地,解决了自身及其后裔的生计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京旗回屯最终导致了移驻地区的快速开发,促进了民族融合,完成了变边陲为内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96.
韦庆儿 《桂海论丛》2006,22(1):95-96,F0003
抗战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坚持以团结抗日,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作为它的发展主流;二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是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7.
魏盛礼 《河北法学》2006,24(4):57-61
农耕文明的自然经济和熟人社会特点决定了农耕文明社会成员之间信用的不发达,信任得以天然维系,无需诉讼时效制度对信用加以保护,诉讼时效即无从产生.而工商业文明的商品经济和陌生人社会,则是产生大量信用,社会成员信息不畅.为了保障任何第三人不至于因债权人突然行使产生于年代久远而处于休眠状态的权利而受损,有必要设置诉讼时效制度切断久远的债权债务关系影响到对当事人财产信用的评价,维护债权信用体系.诉讼时效通过其独有的弱化甚至消灭权利的功能维持了整个社会的债权信用,尽可能保障一般社会的交易安全.这即是诉讼时效的制度基础之所在.  相似文献   
898.
诉讼时效的功能在于保障第三人对债务人信用的合理期待,这是诉讼时效的制度基础.通过物权法定和公示公信原则,任何人的物权性财产信息处于透明状态,使第三人不至于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错误判断.这决定了没有必要设置诉讼时效制度,对物上请求权的行使加以限制.返还财产之外的其他物上请求权没有财产内容,更没有适用诉讼时效的必要.即使法律强行规定诉讼时效适用于物上请求权,诉讼时效也会被当事人的私力救济所消解,物上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缺乏客观可能.无论在必要性还是可能性方面,物上请求权均不适用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899.
魏敦友 《河北法学》2006,24(10):166-169
晚清以还,中国社会秩序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与之相应,中国知识界在正当化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开始大规模地引进西方社会科学知识,这一运动至今已逾百年.通过对百年来中国知识界引进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引进可以梳理出三个阶段,分别用梁启超、李泽厚、邓正来加以代表.百年来的知识引进运动,其内在逻辑是中国知识分子从盲目崇洋到主体突显的过程,因此在根本上也就是一个知识引进运动终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900.
微观权力分析——读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平 《河北法学》2006,24(11):2-8
通过对微观权力分析,指出福柯与传统自由主义"司法-论述性的分析"模式不同之处,他并没有采用合法与非法的二元对立的模式,而是将自由主义分析框架之中对权力分析所需要的价值基础从它的分析中剥离出去,因而将其自由主义社会本身中隐藏的微观权力用系谱学的方法揭示出来,指出的微观权力的隐匿性与生产性的特征.微观权力就隐藏在社会运作体制之中,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生产出了我们所认可的真理与知识,并且形成了规训社会.面对这样的规训社会,我们主体的本真性如何表达出来.因此随后分析了微观权力与反抗的关系,指出了福柯与司法-论述性的权力模式的代表哈贝马斯的不同,以及福柯给出的与韦伯对于现代性中个体的出路不同的分析.在对福柯的审美个体的反抗的进一步分析中指出,他的反抗模式在理论上可能存在暗含有基础性的可能性以及审美个体之间冲突的可能性,从而在理论上存在危险.同时在实践中,也对福柯提倡的大众生活的日常反抗的实践效果的可行性与个人的审美体验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