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08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14篇 |
工人农民 | 59篇 |
世界政治 | 145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359篇 |
法律 | 1440篇 |
中国共产党 | 456篇 |
中国政治 | 1063篇 |
政治理论 | 227篇 |
综合类 | 11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112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319篇 |
2010年 | 408篇 |
2009年 | 426篇 |
2008年 | 374篇 |
2007年 | 496篇 |
2006年 | 522篇 |
2005年 | 433篇 |
2004年 | 172篇 |
2003年 | 161篇 |
2002年 | 176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环境法究竟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争议.学者们出于侧重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观的不同,在环境法是否能够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基于熵的理论研究方法,兼采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系统论等科学研究成果认为,环境法调整的是人类影响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自身运动之间的协调关系,简而言之,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2.
我国的《反垄断法》是国家基于“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追求而创设的市场经济基础·肄法律,旨在维护市场有序竞争,落实国家竞争、产业等经济政策,实现国家经济管理职能。它的实施必将产生一系列预期效应:国家竞争政策统一、反垄断指南具法律效力、“成文法”与“判例法”相融合、为保护国家利益增添新的法律手段以及促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等。 相似文献
303.
304.
美国语境中的“法律人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像法律人一样思维"的论题不仅涉及到法律思维的种种基本问题,也与法律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直接相关。但是,对它的理解却众说纷纭。法律人思维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类型,而是在特殊目的(权利与义务的确定)、制度化程序(程序规则)约束之下,于对抗性对话框架中(说服性对话)构建、分析、批判法律论证的思考活动。其基本特征是,针对一个法律主张,构建和表达合情理的论证,以获得一个合乎自己预期的法律裁决;它的核心是发现、分析和评价理由。 相似文献
305.
吴飞飞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2):238-252
刑法条文对滥用职权罪客观行为要件作出简单罪状式的规定使得理论上对何为滥用职权认识很不统一,这也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其把握上的模棱两可。这种模糊认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导致随意出入人罪。滥用职权罪可由不作为构成,超越职权的判断无须具备本权相对应,可以认为行为人具有一般的职务权限并且其超越职权行为利用了其应有的职权的便利进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即可认定为超越职权。不作为的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不同,应当准确区分不作为滥用职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不同。 相似文献
306.
307.
程序审查是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在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进行程序审查的范围和认定程序违法的标准问题上,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并非所有的违反程序规则的行为都可作为认定程序违法并进而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只有那些违反程序规则的行为严重到违反了正当程序原则时,才可认定仲裁程序违法,并进而考虑是否撤销仲裁裁决。这样才符合法律建立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的原旨和目的。 相似文献
308.
订立劳动合同须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到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依据之一,而《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条款规定较原则、抽象,使得有关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处理较困难。因此,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当掌握一定的劳动合同知识。本文主要就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09.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虽然主张贸易自由化的WTO仍强调,应站在传统贸易优先的立场上,通过国际协作,禁止缔约方采取单边贸易措施的方法以达到全球环境保护的目的,但上诉机构对虾-海龟案的最终裁决表明,单边环境措施可以同贸易规则相调和.本文试图通过WTO上诉机构关于金枪鱼案、汽油案和虾-海龟案裁决,以及对<欧盟捕猎夹法规>的比较分析,讨论关贸总协定第二十条第二款之适用. 相似文献
310.
宪政视野里的人权观念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我国现已加入多项国际人权公约的背景下,我国的现行文本宪法仍未引入国际通行的人权概念。本文试图从宪政体制的视野,针对宪政体制和人权保障,宪法文本的阶级话语和人权观念的冲突的角度,分析并认为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理论思维去指导社会主义的国家建设,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思维去建构我们的宪政体系是我们现行宪政体制中人权认识上步入误区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们在宪政视野中对人权价值观念进行重构的起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