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6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是国家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统一战线工作大系统中的四个重要子系统。整体化推进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可以实现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效果最大化。应树立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的全局整体化推进理念,加强国家各级统战工作部门及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的整体化建构。  相似文献   
152.
相比于一般高校,警察院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管理方式及教育内容存在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警察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要求及心理状况也跟一般高校学生有所不同。因此,在对警察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对此特殊性有深入的了解、充分的认识与透彻的领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3.
澳大利亚毗邻东南亚,又是美国在亚太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军事盟友。澳大利亚对南海的态度与立场,很大程度上影响对东盟和美国的立场。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澳大利亚官方和主流媒体报道的官方对南海争端的态度和发言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澳大利亚官方对南海争端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54.
剧烈的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强烈的情感冲击,沉重的学习、就业、社会生活压力,加重了大学生的情感负担,而高校情感教育的匮乏、教师情感感化作用的淡化,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情感危机。优化大学生情感社会化路径,构筑一个情、境、行紧密结合的高校情感育人新机制,将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5.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条件包括事实要件和价值要件.前者由客观要素和心理要素构成;行为客观情状的非常性,行为动机形成的受涉性.后者是指行为在刑法上的可宽宥性.必须同时具备事实要件和价值要件,才能成立期待可能性的弱失.本文由一个案例出发,结合期待可能性适用要件,对案件行为性质的认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6.
西部大开发必将大力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如若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则会贻害无穷.本文呼吁西部大开发一定要树立对环境资源的刑法保护观,阐述了我国对环境资源的刑事法律保护,并对加强和完善环境资源的刑法保护提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7.
新的《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制度作了细致改进,同时明确了鉴定人的出庭义务和法律责任.但在实践中,鉴定人出庭制度的运行状况不甚理想.据浙江省司法厅统计,2013年该省办理涉及诉讼的司法鉴定36 832件,但鉴定人出庭作证只有167次,出庭率仅为0.45%.新的诉讼法对于促进鉴定人出庭的努力收效甚微.结合该省工作实践,运用实证调研的方法,探究鉴定人出庭制度实施的现状和鉴定人出庭率低的原因,提出完善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8.
关于风险和风险社会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问题研究到视阈研究的变迁。问题研究有其优点,但也有其无法避免的缺陷和不足。复合治理研究的发展表明风险社会问题研究从单一开始走向综合,但并未根本上超越问题研究的缺陷。走向视阈研究是风险社会问题研究的必然发展逻辑。从问题研究到视阈研究的演变并不意味着以后者取代前者。综合各种研究方式是洞穿风险社会的历史本质、应对风险社会问题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决定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公益诉讼作为一种以公益救济为目的的新型诉讼与传统的诉讼制度有较大区别,在制度内容上可否合理契入我国当前的诉讼体系,首先面临的是选择上的困境.诉讼法不同的目的选择意味着公益诉讼与之不同的契合度,基于体系的一致与和谐,重新审视我国现行诉讼体系的目的选择,是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