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军队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特殊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队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特殊使命,在于不仅要自觉坚持这一核心价值体系,而且要在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构建和践行军人核心价值观.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知荣明耻、团结和谐、为国奉献以及忠诚、勇敢、纪律、荣誉,共同构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军人核心价值观真正渗入官兵内心世界,成为我军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72.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文本意思的理解和说明,其概念主要涉及法律解释的场合、法律解释的主体、法律解释的对象、法律解释的目标和目的、法律解释的理论模式等五个方面.法律解释的基本问题是在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中,如何妥善处理法律的确定性和妥当性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法治视野中的规则制约与人的自由裁量的关系问题.法律解释的基本内容包括法律解释原理、法律解释技术和法律解释体制三方面.法律的解释问题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概念法学的衰微和近现代法治观念的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近年来得到新闻媒体关注的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为研究对象,综合归纳了公民与政府及其官员在申请信息公开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并分析了影响公民与政府及其官员行动策略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公民与政府及其官员都是理性的行动者,他们策略性地采取行动,以实现控制信息或分享信息的目的.主要作为表达性的社会活动,公益申请行动是受到公民权利指导的.公民向政府提出信息要求权,验证了<条例>的规则,具有倒逼政府的作用.政府面对公民的申请,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位和广泛的制度资源.特别是政府的创制权力提高了政府及其官员策略性应对的能力.正是由于不同的行动资源、制度地位和制度约束状况,公民与政府及其官员在信息博弈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取向和策略能力.  相似文献   
74.
出版于1925年的《天津县教育会会务报告》,多处载有尚未为人所知的邓颖超在津活动资料,其中尤以《金陵片影》一文为重要,它是迄今所发现青年邓颖超最长一篇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75.
科学认识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必须全面把握列宁对党员民主权利系统深刻的论述,对党内民主的制度设计和建设以及对党内民主(制)与党的集中(制)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76.
所谓劳模文化,乃是指包含了有关劳模评选标准、产生规则、奖崇方式、精神特征、特别是影响效力等在内的诸要素之总和,它象征着最积极的劳动态度与最卓越的劳动业绩,其精髓在于岗位上的最大化奉献与创造。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国特色文化,具有将平凡劳动者化为不平凡之神奇效力。外来务工青年宜于其中汲取足够正能量,以使自己亦能在平凡岗位上创出不平凡之业绩。  相似文献   
77.
我国古典诗词中存在一种既可平读、亦可仄读的“两读”现象,河北电视台季播节目“中华好诗词”在这类读音上出现不少误讹。为减少因电视传播而造成的以讹传讹,应该谨对其作些集中性之订正。  相似文献   
78.
与法治的实践需求相呼应,人们的法治认识展现为正名法治、定义法治和量化法治三个主题环节,既共时共存,又陈陈相因、推演张开。其中,正名法治围绕着法律、法制和法治三个概念构成的思维链条展开,定义法治基于普世主义和国情主义两种对应的立场和思路进行,量化法治则是当下意图更加具体直接地连接法治实践的另辟蹊径的努力。总体说来,共和国的法治认识进程,已经使得法治作为问题在理论逻辑上完整展示开来;从结果看,完成了对法治的正当性正名,凸显了法治定义上的立场和观点分歧,开始了对法治实践的量化探索。  相似文献   
79.
在现代社会,政府及其官员不仅要为其在行使权力中发生的过错行为承担惩戒性责任,而且要履行"解辩性责任"."解辩性责任"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是维护公民权利的必然要求,也是由政府及其官员特殊的身份、地位、职权及行动方式等决定的."解辩性责任"缺失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历史原因,也与现代政治制度及政府官员的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履行"解辩性责任",需要树立"解辩性责任"的观念,尊重和回应民意,推进信息公开和透明,表明立场和态度,加强互动与沟通.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