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3篇
法律   403篇
中国共产党   427篇
中国政治   524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2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他曾有两个承诺:一个是给村民的,他说,穷村不翻身,我就不回城;一个是给妻子的,他说,只做一任村支书,我就回城里陪家人。给村民的承诺,他做到了——昔日的穷村,变成了海岛上的“明星村”。但给妻子的承诺,却再也不能实现——2013年2月22日,他的生命因患肝癌走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992.
作为一个研究刑事诉讼法的学者,一段时期以来,每每有人提起中国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问题,我脑子里总是跳出“缥缈”二字。据《辞海》解释,“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一般指心中想要而现实不可得的东西。这些关于“缥缈”的解释基本表达了中国犯罪嫌疑人沉默权问题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993.
“限购令”的法律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为了稳定物价和抑制通货膨胀,国务院和一些地方政府陆续颁布了针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调控措施。最典型的例子是国务院和一些地方政府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于2011年初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表现为限购令、限贷令和限价令。这些价格调控措施是各级政府为了稳定物价而出台的临时性调控措施,其在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方面有其合理性,但也引起了学者的不少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这种临时性调控措施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问题,具体体现为这些调控措施在调控主体、调控途径、调控效力等方面与相关法律规定尚有较大差距,有异于我国法律规定的调控措施,因而有与宪法、立法法、价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相抵触之嫌。这些调控措施具有临时性、应急性、强制性等特征,更接近于紧急状态下的应对措施。从法治的角度考虑,这种临时性的调控措施应当适时退出,让位于规范的、作用相对持久的法定调控措施。基于此,本刊特组织一些学者对这些调控措施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由此产生的对公众生活的冲击,网络基于其开放、即时传播等特性,日益成为公众便捷地表达利益诉求和赢取支持的途径。与此同时,因婚恋家庭矛盾、民商事纠纷、职务竞争等引发的网络诽谤案件大幅度攀升,公民名誉权保护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传统诽谤案件相比,网络诽谤信息发布者身份隐秘,信息传播迅速、广泛,且易叠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将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新技术应用于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研究受到国内外法医人类学家的重视。CT具有清晰快速的成像能力以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无需骨骼前处理就能提供高分辨率模型图像,对法医人类学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就CT技术在法医人类学研究中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6.
论孔子修身正己思想的廉政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少华 《求索》2012,(9):149-151
早在先秦时期,儒家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就开始致力于廉政理论建设,而儒家的廉政思想源于孔子的基调和原则。孔子认为为政者注重修身正己是实现廉政的有效途径。修身正己主要通过思、学、行三个渠道:在关于为政之思方面,孔子认为德与才是为政者"所以立"的必要条件;在为政之学方面,仕学相济是由士转仕的重要途径;在为政之行方面,言行知耻是为政者必备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997.
试论美国环境法中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少华 《法学评论》2005,23(3):120-123
在美国环境法上,非政府组织(NGOs)已成为美国环境治理结构中的重要角色。NGOs充当立法者角色,推动了美国环境法的良性发展;NGOs作为“看家狗”与“吹哨者”,成为环境法执行的有力监督者;作为私人检察官,NGOs对环境违法者进行诉讼,有效地促进了环境法之遵守。NGOs条款的引进,对我国环境法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仅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而且在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单独提起的民事诉讼中也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但我国民法通则和有关司法解释却允许受害人对民事侵权行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之诉。上述部门法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从应然的角度来说,法学界对附带民事诉讼中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存在否定说、肯定说和折中说三种意见。本文对上述三种意见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将其纳入动态的法制化进程中作了一个模式化的展望。  相似文献   
999.
法典化制度下刑事判例的制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典化制度下,建立一种与自身法律制度相适应的刑事判例制度并不会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相反,它反而可以保证刑法解释的客观性和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在增强刑法的社会适应性的同时,维护刑法的安定性价值。在法典化制度下,刑事判例虽然不具有等同于法律的拘束力,但作为刑法解释的一种规范化模式,刑事判例对司法活动具有导向性的说服力。通过该制度,刑法的确定性与灵活性有可能得到兼顾,司法知识获得自我积累和发展的机会,并为立法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00.
从立法论上看,法律是一种语言产品,法律规范的语言表达决定着法律的品质,并进而直接影响法治。刑法由于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在规范的表达上,存在囿于该原则的诸多特殊要求,比如更强调自身的明确性,更注重由语言意义所界定的实体正当性,也更追求体现平等原则的规范的完整性。同时,从增强刑法规范体系的可操作性的角度,刑法规范的表达还应当保持一种平衡协调的关系,为法律适用提供便利。刑法规范表达的这些要求,不仅是构建良好的刑法功能的需要,而且也是对法治原则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