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法理学的另一种分法是将其分成特别法理学和一般法理学。特别法理学关注的是某一法律制度的基本假设,而一般法理学涵盖范围则更宽。按照奥斯丁(Austin,1790-1859)的看法,一般法理学研究成熟法律制度所共通的“原则、观念和区别”。本书所确定的研究范围是英国法中先例的运作。  相似文献   
22.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及时出台,从根本上转变了人们将家庭暴力看做家庭内部私事的旧观念,并将提升整个社会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正确认识,在唤醒受害女性依法维权意识的同时,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提供法律保护和社会支撑。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家庭暴力固有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相关立法和执法的疏漏、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和性格因素,以及部分女性维权意识薄弱或维权方式不当等。完善并落实《反家庭暴力法》,需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精准性,唤醒广大女性的依法维权意识,帮助广大女性培育法律情感,树立法治观念,并充分发挥《反家庭暴力法》的各类救济手段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和谐社会进程中流动人口重新犯罪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流动人口重新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促使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流动性、隐蔽性和难控性,使得流动人口重新犯罪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理,成为危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从实证研究入手对流动人口重新犯罪的规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利于科学制定流动人口重新犯罪的预防策略,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市青少年犯罪的特点、趋势有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新特点、新趋势的统计、分析、研究,力图探讨社会转型时期犯罪预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急剧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在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繁荣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社会问题。除了关乎民生的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问题外,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对治安状况和城市犯罪的严重程度极其关注。城市犯罪历来是我国社会治安形势的晴雨表,诸如:侵财犯罪居高不下;网络犯罪猛增;涉众型犯罪、暴恐犯罪社会危害严重;职务犯罪立案数持续增长,且大案要案屡创新高;城市社区边缘青少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仍然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药品犯罪和环境污染犯罪问题增长明显等。这些城市犯罪问题,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城市犯罪,维护社会长治久安,需要不断更新犯罪治理理念,围绕城市犯罪中若干热点问题,创新犯罪预防和治理的机制和方法,有效遏制犯罪的增长。  相似文献   
26.
天津市在社会转型时期犯罪主体性别构成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的性别构成在犯罪学研究中,由于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越来越被犯罪学界所重视.这种由于性别不同而造成犯罪差异的研究,早在1899年龙勃罗梭对女性犯罪人做人类学分析开始,就引起了有关学者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7.
丛梅 《犯罪研究》2005,(5):37-44
犯罪人的年龄构成作为犯罪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始终被学术界所关注。年龄构成不同,犯罪人的犯罪特点。作案手段、作案对象等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将不同年龄组的罪犯进行多角度的比较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确认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内,犯罪的初发年龄段和高发年龄段的变化规律,进而考察不同年龄段犯罪人犯罪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为有针对性地预防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城市社区边缘青少年是犯罪易发人群,其群体的边缘化、弱势化以及犯罪形态的暴力化、恶性化,使得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运用实证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对了解该群体为什么是犯罪的易发人群以及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丛梅 《青年研究》2002,(12):35-43
本文立足 1 0余年的犯罪实证材料研究青少年犯罪成员变化规律、犯罪类型变化规律、犯罪手段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0.
孟老先生有云“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然在我们这个日益呼吁回归儒家思想,笃信绿色生活的年代,我们是否了解到老夫子们的谶语还可适用于当代的户籍制度,假使把户籍制度比作一张网,整个社会比作一座池,那放宽网眼,数年之后必将收获更多的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