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玉朱认为,胆石症的发生虽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其始动病因应归于肝郁不达。辨证中首辨胃胆,在胆(肝)胃(脾)同时有病或肝木克土时,应考虑胆胃综合征。治疗推崇手术和药物结合,中西医并重,术后自拟系列疏肝利胆汤治疗;强调未病先防,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手术序贯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肝胆管结石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6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常规予以抗感染、护肝、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手术后第1天予以口服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肝功能相应指标,以及手术后胆汁颜色、胆汁细菌培养结果、T管引流量和结石累计复发率.结果 手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7 d,观察组患者胆汁颜色复常率、T管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5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组结石累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82%vs 21.21%,P<0.05).结论 手术序贯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有利于控制术后胆管炎症,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和残余结石排出,防止结石再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及其对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外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针刺疗法,疗程7 d。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及血浆生长抑素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生长抑素和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对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与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芪黄煎剂的作用。方法 收集83例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有无急性胃肠功能障碍(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将患者分为有AGI组32例,无AGI组51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05独立因素纳入二项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胃肠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无AGI组比较,有AGI组术前白蛋白、肿瘤大小、肿瘤pTNM(病理)分期、肿瘤cTNM(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芪黄煎剂治疗是影响术后胃肠运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及术中出血量是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白蛋白和芪黄煎剂治疗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手术后患者早期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在防治中应重点控制可加重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重视芪黄煎剂联合肠内营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5.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日益增高,手术是公认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有其局限性。中医药在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配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联合放化疗及缓解晚期患者病痛方面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EN组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EN组从术后1 d开始经营养管予EN治疗,疗程7 d;PN组从术后1 d开始给予全外周静脉营养,疗程同EN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术后1 d及术后8 d检测两组患者清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EN)、前清蛋白(prealbumin,PreALB)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ub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ub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ubin M,IgM)以及淋巴细胞(lymphocyte,LC)计数.结果 E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问显著少于PN组(P<0.01);EN组术后消化道症状不明显.与术后1 d比较,术后8 d两组PreALB和TEN水平显著升高(P<0.01);术后8 d,EN组PreALB和TEN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术后8 d,EN组IgA、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或P<0.01).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EN治疗能够促进肠道功能早日恢复,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7.
[摘要]目的 探讨芪黄煎剂对大鼠胃切除后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s)和固有层淋巴细胞 (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LPLs)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黄煎剂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大鼠仅给予腹部正中切开后缝合,不行胃切除,不给予肠内营养和芪黄煎剂;模型组大鼠行胃切除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芪黄煎剂组大鼠行胃切除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和芪黄煎剂,疗程1周。疗程结束后,分离出大鼠小肠黏膜IELs和LPLs,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IELs和LPLs的αβT细胞抗原受体 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αβT cell antigen receptor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 positive, αβTCR-CD3+) T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positive, 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positive, CD8+) T淋巴细胞。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ELs中αβTCR-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煎剂组IEL 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或P<0.01)。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PLs中αβTCR-CD3+、CD4+、CD8+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煎剂组αβTCR-CD3+、CD4+ 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结论 芪黄煎剂能促进大鼠胃切除术后上皮内和固有层中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增殖,有利于胃切除手术应激后肠道免疫屏障功能的调节和恢复。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6例,对照组15例,研究组在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利胆冲剂口服,1包/次,每日3次,疗程7 d;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补液、抗感染处理。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血清胆汁生化指标、T管引流液胆汁生化指标和胆汁引流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常规改变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总胆汁酸(total acid bile,TA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和结合胆红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T管引流液胆汁TAB、TB、非结合胆红素、总胆固醇和钙离子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平均每日T管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疏肝利胆冲剂通过促进术后肝功能早日恢复、调节致石性胆汁成分、增加胆汁分泌量,达到促...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探讨丹参增强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抗胃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Walker256细胞株建立大鼠种植性胃肿瘤模型.将60只Wistar雄性胃肿瘤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ormal saline,NS)组、5-Fu组、5-Fu+丹参组.接种后第7天,NS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入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