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代福华 《学理论》2013,(21):143-146
公司在派生诉讼中的地位问题是困扰司法实务界的一个难题。各国立法例、我国学术界及司法实务界对公司地位之设计,从理论上讲均存在悖理之处,实践操作上也有诸多不便。笔者认为,在派生诉讼中并不必须给公司一个当事人地位,可以直接否认公司人格。  相似文献   
172.
代国林 《思想战线》2011,(Z2):325-327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师、自主选时、自主选学",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但由于学生选课盲目、教学组织松散、教学要求不高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纪律松散、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研究从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制度的导向作用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全学分制下加强学风建设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3.
从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出发,简述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内容,探讨该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异同,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对于我们的几点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4.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存在着高发的态势。文章从证据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贪污类、贿赂类、渎职类职务犯罪证明体系,并试图构建一个科学、客观的证据体系,以期为职务犯罪的侦查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5.
本文从分辨率的角度对数字图像人面像的可分辨程度进行了论述,利用计算机将一些数字图像中清晰的人面像进行处理,使之成为等大但分辨率不同的几幅图像,然后进行辨认测试,从中做出比较,得出结论,以此说明数字图像中人面像在公安工作中的利用价值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6.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产生的巨大影响,极易使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面临极大的法律风险。应收账款的增加直接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应从交易对象选择及对整个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的法律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77.
在渝北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形成审议意见,并对创建工作进行票决。这一系列有力的监督举措,最终促成了西部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区的诞生。  相似文献   
178.
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俸代瑜 《桂海论丛》2006,22(6):17-20
壮族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和谐”理念,这是壮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潜在优势资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此种资源的所在和价值,进而利用其为广西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服务。  相似文献   
179.
杜雪晶  崔胜实 《行政与法》2005,1(4):121-122
本文是关于非刑罚化内涵的探讨,非刑罚化的内涵是研究非刑罚化问题的基础,正确认识非刑罚化的内涵是刑法发展的要求,也是非刑罚化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0.
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是对行为人予以处置的法律基础,社会危害性属于行为的范畴,而人身危险性属于行为人的范畴。社会危害性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决定因素,而人身危险性是影响法官裁决结果的一个或然因素,与社会危害性相比,其只对量刑发生次要作用。劳动教养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作为对其长时间剥夺人身自由的原因,其法理依据薄弱,法律地位不明。将劳动教养化解到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以非刑罚处罚和保安处分措施予以代替,符合法律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