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离婚后,许多朋友纷纷做媒,有的家庭希望我有正式的工作,而不是还在“大海”中“游泳”,让她们没有安定感,有的则对我曾经的婚姻表示遗憾,我也接触了许多的女孩,却没有最终的决定。入狱让我下定决心。在人才公司时,有一个从照相馆调来的美工,专门负责当时的宣传广告和布景,性格温顺,年轻美貌。当我被检察院关押调查时,检察人员也到她家进行了搜查。我在看守所中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并没有对我失去信任,  相似文献   
22.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以来,出现了法院采取不予立案、严格审查、向上请示以至错误适用法律的消极应对司法强拆的做法,有的地方政府焦急不满甚至无奈单干,还有的地方开发商铤而走险。法院执行、政府协助的强拆模式是走出目前司法强拆困境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3.
行政许可补偿是行政主体在法定情形发生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合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给行政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予以合理补偿的制度。行政许可补偿的性质是行政主体的法定义务。行政许可补偿制度是信赖保护原则的体现,并且有其宪法依据。目的要件,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是行政许可补偿构成中的重要要件,需要司法解释予以界定。合理补偿是行政许可补偿的标准,但关键是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来保证合理补偿标准的实现。  相似文献   
24.
行政补偿的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者对行政补偿的性质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多数学者赞成责任说。责任说与法定义务说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法定义务说应成为通说。在界定行政补偿的性质时,应全面考虑行政补偿发生的情形、全面分析行政补偿的原因行为、正确理解法定义务的含义、准确界定行政补偿的范围以及考虑行政补偿的内容是否属于法定等因素。行政补偿的性质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遭受法定的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时,应当依法予以补偿的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25.
任志强 《学理论》2011,(21):80-82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一方面,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当地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和人才匮乏,成为农村发展瓶颈。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失业现象严重,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正确认识和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建功立业,是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双赢之举。  相似文献   
26.
口吃的发病年龄段一般在10岁以下。在孩子刚学会语言时,出现口吃的比例比较高,大约有5%至10%左右,家长遇到小孩口吃,不要着急忧虑。很多时候由于家长过多地管教、严厉地指责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不少人就是这样成为口吃患者的。另外,疾病和生活压力过大,也会造成口吃。  相似文献   
27.
任志强 《北京观察》2010,(10):43-45
<正>当我们已年近花甲时,尤为珍贵的恰恰是青春,恰恰是那些从身边悄悄溜走并永远无法追回的时光,我们永远也无法再回到80后的年龄,重塑自己的经历了。  相似文献   
28.
任志强 《法制与社会》2013,(16):119-1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强制拆除问题的批复》甚为不妥,难以实现其出台的目的。立法机关"踢皮球"、"甩包袱"、"打太极",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规化的表现,会阻碍社会主义的法治进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采取措施,遏止这种"部门利益化"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29.
任志强 《前沿》2011,(22):90-93
广义的白契是指以逃税为目的,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投官纳税,盖上官府印章的各种名称的民间文书。白契大量存在的原因有税率较高、契税征收管理松懈和百姓为逃避赋税徭役而不愿缴纳契税等。宋以降的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消除白契的大量存在,但总是事与愿违。宋代的白契在司法上完全被否认,在明清的司法实践中,白契对产业具有一定的证明作用。  相似文献   
30.
任志强 《政法学刊》2005,22(6):32-34
公务员法就公务员对违法命令是否服从作了原则性规定,即服从是原则,不服从是例外。但如何理解“上级”、“决定与命令”、“服从”以及“明显违法”的含义,需要认真分析。“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应以“违反刑事法律或者造成严重后果”为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