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6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国际法学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领域和关键方面。其构建不仅有助于贡献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的伟业,而且有助于彰显当代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国际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包含具体知识、知识模块和知识结构三个层面。就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学术发展而言,需要在学科体系的拓展提升、学术体系的深化补强、话语体系的规划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构建、彼此推进,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知识的完善化、个性化、体系化和人才队伍的持续化、专业化,向世界展示法治大国文明大国的形象。为此,不仅需要提升国际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信心与自觉,而且要妥善把握自主知识个性与普遍知识共性之间的平衡,通过拓展国际法学知识体系的视野和培养高水平的涉外法治人才来确立巩固和不断完善国际法学领域的自主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一带有鲜明原创性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新时代良好国际秩序的构建,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对全球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人类命运的重新思考,在全球维度上思考人类发展,在人类维度上考量国际关系。这一思想,把所有国家的利益综合考量、整体考量,反对那种将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53.
结束有罪不罚是国际法刑事化的重要前提,因而西方学者大力主张消除有罪不罚,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为此做出诸多努力。然而,作为西方学者反对有罪不罚理论基础的自然权利说和社会契约论,实际上经不起历史的验证和逻辑的推敲。由于人权是社会可供资源与人的内在需求的契合,社会资源的掌控者可以在适当时选择对社会整体更有利的战略;而且,为根除有罪不罚现象而推行完全负责的机制存在诸多障碍;最后,从国际刑法追求价值的变迁以及宽恕伦理上,也可以看到有罪不罚的合理因素。所以,在当前的国际社会环境下,有罪不罚现象有其现实性。  相似文献   
54.
国际软法何以可能:一个以环境为视角的展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软法在以环境、人权、经济为代表的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正式国际立法的滞后性无法适应国际社会迅速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国际软法相对灵活,能根据国际社会环境的变化迅速调整和修正。国际软法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但其对国际关系行为体所发挥的约束力及对国际法发展的意义不可低估。国际软法的指引、约束力来自于其自身的“...  相似文献   
55.
创新是党的十六大的主旋律。十六大报告不仅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制度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的设想。为了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 ,充分挖掘十六大报告的理论资源 ,推进中国法制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3年 4月 12日召开了“十六大与中国法律的制度创新”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本刊主编张文显教授主持。与会的教师、学生结合十六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中国法制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讨论。下面刊登的八篇短文就是本次讨论会上八位教师发言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5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所关注的发展权问题其关键意义不在于理论创新,而在于实践指导。社会的公正与协调、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较为贫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人口的生活程度。欧洲联盟通过一系列外部和内部政策为这一领域的实践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范例。在这方面,中国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分析其可以借鉴的方面,为促进发展权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7.
58.
准确把握主权概念是清晰理解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基础。只有消除一些误解和歧义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观念。就现实而言,主权是对内的命令、调控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对外代表与参与,主要功能是政府对其行为与利益的辩护与防卫。其根源是社会分工形成的人群分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制度惯性以及人们对治理形式的路径依赖。其内核是无涉于道德和法律的。在认清主权的非社会契约性、非神圣绝对性之后,必须承认,主权在世界上仍会长期存在。因而有必要在人本主义的价值基点上塑造其理想,即要求主权发挥引领、代表、服务人民,在相互依赖、面临共同未来的人类处境中密切合作的职能。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权力—权利三角形,使主权的运作受国内宪政和国际法治的引导与制约,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9.
世界贸易体制中的发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权在现代世界逐渐受到了重视,并被国际法所接受。世界贸易体制是实现发展权的关键领域。从世界贸易体制的主要代表GATT/WTO来看,从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2005年年底的香港部长会议,发展问题一直不同程度的得以体现。但是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知识产权的高标准保护以及对于发展中国家优惠的不落实都是发展权实现的障碍。这有待于通过世界贸易规范的民主化实现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60.
目次引言一、贸易与环境:广受重视的争论二、南北差异:对贸易—环境问题的不同立场三、纵横交错:WTO与MEAs的交汇四、改进体制:在WTO框架下解决贸易—环境问题的途径引言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探讨和争论已经旷日持久,但是直至今天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种状况既是由于以WTO为统领的世界贸易体制与以各项多边环境协定(MEAs)为代表的世界环境体制各自执著于自己的特定假设、原则、制度与目标;也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坚守了不同的保留领地。因此,若想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