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于经典作家没有对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处理党政关系进行过具体论述,而我国党政关系体制又是在党领导的暴力革命中、在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面对新的执政环境,如何对我国党政关系体制进行改革,就成为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笔者认为,在这项改革中,应该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地位,革新党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建党后,特别是四大以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党员数量的增加,中央在加强支部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通过规范支部的设置、明确支部的职责和任务、强化支部领导机关建设、实行定期会议制度等措施建立、健全支部生活。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对支部建设的探索表明,在党的建设中,支部建设是基础,健全支部生活是关键,调动党员参与支部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抓手。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年 ,中国政治舞台热闹非凡。众多国人以“结党”、“立团体”相号召 ,或希望通过政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或企图在新的权力结构中找到自己的归属。千年党锢一时成了百党争鸣 ,很是热闹。可是好景不长 ,政党很快变成了中国政治术语中肮脏的代名词。民国初年西方政党制度实践的失败对一代伟人孙中山的政党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拟以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实践为背景 ,探讨孙中山政党思想的变化历程。一辛亥革命胜利 ,共和政治的建立 ,“合群”、“结团体”由清末的舆论变为行动 ,并从幕后走到台前。各色人等纷纷发起组建各种政治团体。…  相似文献   
14.
民主集中制之“集中”源自“集权”、“中央集权(制)”,最初的涵义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在党内拥有绝对权威,党的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和党员必须服从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共五大以后,随着民主集中制被写进党章,中国共产党在自觉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集中”在具体化为“四个服从”的同时,还被赋予“集中正确意见”、实行个人负责等涵义.区分不同领域中的“集中”,是澄清民主集中制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中的模糊认识,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如果按照西方政党学理论对政党组织形态演变进行的分类,中国共产党应该是一个典型的群众型政党。但是,建党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却表现出鲜明的精英型政党的特征。后来,随着国共合作的进行、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才迅速完成了由精英型政党向群众型政党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的转变历程,在改变西方政党理论的某些结论的同时,也对其自身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湖南以后,湖南各地农民运动兴起,其中“平粜阻禁”是重要内容之一。湖南各地农民之所以“平粜阻禁”,除因自然灾害引起的粮食减产、供应紧张等之外,还与平等、被剥削等意识被唤醒后农民对粮食的需求增加有关。在“平粜阻禁”中,小学教师、雇农、手工业工人等因粮价下跌受益,乡村失业农民则是“净”获益者,并因此成为运动的推动者和领导者。“平粜阻禁”之所以能持续如此长时间,既与国共合作背景下共产党人的宣传和组织相关,也与政府所采取的不同程度的支持有密切联系,更是价格下跌以后民众对粮食的刚性需求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后,在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将民主集中制"肢解"为民主、集中,进而在民主、集中的对立统一话语体系中分析、思考、实践党内民主。因此,将党内民主从民主集中制体系中剥离出来,抽象地论证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民主的关系,不仅有悖于史实,而且在理论上也说不通,在实践中还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尽管早在中国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比较关注党政关系问题 ,并对政权建设中不正常的党政关系状况进行了批评 ,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在建国初期 ,由于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央高层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上的争论 ,使我国党政关系逐渐偏离了原来比较正确的制度设计 ,逐渐形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模式。在不断进行各项改革的今天 ,对这种体制的改革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7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了7个政治报告。分析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文本,可以发现经过30多年的探索,党内民主已逐渐走出了民主集中制建设的传统框架,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独立内容;党内民主的内涵从批评权发展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等多方面;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从作风建设转变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的代表大会建设、基层组织党内民主建设等。但是,在如何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如何加强党内民主教育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始就开始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探索,至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中共早期对党内民主的探索历程表明,在当前党内民主建设中,应当着重清理建党初期形成的一些认知误区,在实践中不断为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