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全永波 《行政与法》2005,5(5):49-53
法治政府的建设应体现宪政精神。然而我国在推行建立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却与宪政的要求差距较大。究其原因是我国法治文化的缺失和专制理念的厚实基础,并在法治主体、政府权力和权力的自律还是分权监督等方面存在错位。因此,合理吸收国外的宪政经验,走全方位的法治之路应是明智之策。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危机频发存在着一种机制上的误区,危机治理理应关注区域中的公共利益、个体利益和区域利益等利益因素。需要对区域公共危机治理领域进行利益层次的分析,以利益衡量方法确定区域公共危机的治理路径,通过构建区域危机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发挥各治理主体的动能,形成一种区域性危机合作与协调治理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区域海洋管理是海洋管理在区域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基于这类管理模式的海洋类人才共享是发展区域海洋管理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区域海洋管理的人才机制仍存在诸多弊端,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需要通过形成区域间的协作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教育机制、制定适应区域海洋管理的人力资源规划等措施来构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的区域合作治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使区域内的单一主体无法单独应对各类公共性事务,因而区域合作治理成为一个普遍的选择。新区域主义倡导区域间的开放性、介入性、包容性、合作性,对区域合作治理的推进作用明显。我国在探索区域合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与不足,因此需要在新区域主义指导下,建立新型的区域合作同盟,完善区域治理政策框架,构建区域利益平衡与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胎儿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未在民事立法中确定却又不得不成为审判实践主体的案例屡见不鲜,其中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已引起民法学界的极大关注。一、胎儿的法律地位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这可说明,我国民法对于尚未出生的胎儿是否享有民事权利,基本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