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苏联解体是战后国际关系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两极体系中一极的“坍塌”使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世界地缘政治结构中,俄罗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俄罗斯地缘战略的走向如何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状况苏联解体造成了自莫斯科公国对外扩张以来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逆向地缘政治变动,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俄罗斯自身遭受严重削弱,在世界地缘政治版图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从苏联解体至今,俄的GDP已下降一半以上,工业生产下降70…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对外政策智囊库与外交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后,俄罗斯对外政策智囊库国家对外政策决策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本文在研究10年来俄罗斯对外政策智囊库的发展演变轨迹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外政策智囊库在当代俄罗斯外交决策中的功能、作用,及施加影响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生活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变,俄罗斯的报纸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一)种类繁多,良莠不齐。80年代末,苏联报刊不过几百种,但在苏联解体后,随着俄罗斯政府对新闻媒介控制的减弱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其报纸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增长。1993年已达4837种,1995年更猛增至5101种。在如此众多的报纸中,既有内容严肃、观点客观的传统性报纸,也有话题轻松、语言活泼的娱乐性报纸;既有与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报纸,也有内容杂乱的“黄色小报”,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二)价格上涨,印数下降。在苏联时代,对开4版的大报每份只有两个戈比,低廉的报价使报纸的普及率极高,当时城里人早上在报摊买五六份报在上班路上看是常事。在苏联报业鼎盛的80年代末,报纸的发行量相当大。当时,《论据与事实》的发行量达到3000多万份,稳居世界报刊发行量榜首。《共青团真理报》、《消息报》、《真理报》也都分别达1800万、1200万和1000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在改革开放30年间迎来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渐次深化,与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相互作用、共同前进。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能源战略格局正酝酿深刻变化,俄罗斯能源政策也经历着重要调整,中俄能源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新形势,中国要正确看待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困难与长远前景,适时调整思路,制订对俄能源合作的总体战略,特别是要综合考虑国际能源价格走势与国内能源价格政策改革之间的平衡,在对俄能源合作的价格谈判中确定根本原则;协调中俄在中亚能源开发与外运中的利益,努力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6.
由于非常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宗教组织及其活动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本文全面考察和梳理了美国处理宗教事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分析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对政教关系的精妙规定,并结合对多个宗教自由实践相关案例的剖析,初步探讨和总结美国宗教事务的法律治理状况,为进行更深入的比较法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助于全球化背景下新法律与发展运动的视角,通过考察对东亚法律发展历史阶段,探讨实践中的东亚法治的既有成就与缺陷。其后,本文在总结东亚所面临挑战与问题的基础上,着眼于东亚法律文化和社会治道的会通与创新,提出若干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试析俄格冲突的战略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格冲突是九一一事件之后的又一历史性事件,意味着"冷战后时代"的一个重要转折.它证明了俄罗斯的强势崛起及其国际战略观的显著变化,表明原苏联国家寻求新身份认同的过程还没有完全结束,欧亚地区的新一轮分化还将继续.俄格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全球控制力正在下降,欧洲难以完全整合,北约处境尴尬.俄格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无极"秩序可能导致的混乱和"国际管理真空",凸现了"双重标准"对国际法原则的严重冲击.能否就国际安全、世界经济和全球稳定做出合理安排,挑战着国际战略家的智慧与意志.俄格冲突的背后是激烈的能源地缘政治竞争,国际能源战略环境将进一步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19.
当下的世界,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究竟如何看待和定义这种"大变局",它是否意味着新的国际战略格局和世界秩序已经形成,国际社会还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判断国际战略格局变迁主要有两个指标,那就是国际主要行为体之问的力量对比和维系国际秩序运转的规制是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这两个层面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冷战结束后形成的"一超多强"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方面,仍没有任何一个大国或国家联盟的综合国力能与美国相匹敌;另一方面,仍没有一套新的国际机制和规则能取代美国所主导的国际规制.  相似文献   
20.
今年 1月 8日 ,美国国防部向国会递交了《核态势评估报告》。翌日 ,媒体公布了拉姆斯菲尔德为《报告》撰写的前言 ,并介绍了部分内容。 3月 9日 ,美《洛杉矶时报》披露了《报告》中有关把俄罗斯、中国、伊拉克、伊朗、朝鲜、利比亚和叙利亚列为核打击对象国 ,并将朝鲜半岛冲突、阿以战争和台海冲突作为美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前提等保密内容。消息传出后 ,各国政界、军界、学术界和舆论界一片哗然 ,我国学者也纷纷发表评论 ,但大多集中在对《报告》本身及其影响的评估上。在本专栏中 ,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六位学者进行对谈 ,力图从大的历史纵深和更广的关注范围探讨一些迫人深思的问题 :美俄等核大国的核战略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各国军事战略、国际军控进程、世界安全态势以及中国的安全利益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期望这些探讨能为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