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18年8月26日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第二次对其进行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规范所有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规定,《条例》的再次修订,释放出以铁的纪律管党治党的强烈信号。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采取"三个依托"及时学习新修订《条例》,掀起了全民皆学的热潮。依托三个阵地,掀起全民学纪热潮。依托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更新新修订的《条例》,以案释纪对照学;组织县领导、各乡镇(街道)、县直部  相似文献   
12.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党和国家面对世界范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挑战,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不懈探索.成功地开创了一条科教兴国之路。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月,我参加了由自治区党委组织的赴西欧考察学习城市运营活动。蕴含着深厚人文、历史底蕴的欧洲大陆,那丰富的建筑语汇、美仑美奂的建筑作品,就仿佛一串串凝固的音符,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更牵出无尽的遐想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在自己漫长的政务工作生涯中 ,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为思维基础 ,正确地审视、把握着中国的传统道德 ,提出了“戒慎恐惧地工作”这一科学命题 ,支配着其主体意识始终保持审慎务实的工作精神 ,进一步升华了他的谦虚谨慎的崇高品格 ,并成为他人格魅力中极为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不断深化认识,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正确认识党对所有制结构探索的历史进程,对于科学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正确与错误交织,经验与教训同在。全面科学的把握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精髓,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才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开创中  相似文献   
17.
18.
新中国前十年,毛泽东对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做了许多的思考。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利用和限制"、"改造和消灭资本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使资本主义绝种"这四个阶段。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价值判断,也有他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亦有国际因素的影响,还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相矛盾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9.
正《监察法》的诞生开创了中国特色监察体制的新局面,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完善了国家法律体系,彰显了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行。《监察法》明确的监察对象范围,监察对象较之前增加很多,这意味着纪检监察干部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一、用好《监察法》,维护基层政治建设《监察法》明确了6类监察对象,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包括村委会主任在内的村干部亦被纳入监督范围。纪委监察委在  相似文献   
20.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是党中央、毛泽东铸就的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是一种从严治党、执政为民的自律精神,即党在革命胜利的执政中,不以功臣自居,不受权力腐蚀,不被糖弹击中,艰苦奋斗,勤政廉政,继续创业。这种自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成功实现历史转折、继续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首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所展现的是党中央、毛泽东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西柏坡是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此期间,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执政问题摆在党的面前。共产党会不会变成李自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