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函.是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下略)的一种办公行文方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九条第十一款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其功能主要是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发扬党内民主,首要的和最根本的,就是要保障党员的权利,保障党员权利要靠制度,然而,仅仅靠实体规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程序性制度。我们要设计一系列程序制度,来保证党员权利的充分实现。当前,重点要建立健全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党内"言论自由权"、参与决定权以及救济性权利的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判例法与成文法之争由来已久。我国是成文法国家 ,但对于借鉴判例法形式的探讨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并且在民事、刑事领域论述颇多。然而 ,对于行政法这一最需要判例法形式的部门法却研究不足 ,这一方面与我国行政诉讼的司法领域欠发达有关 ,另一方面也应当说是国内学者对行政判例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对判例原理和行政法特性的综合分析 ,进而揭示行政判例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功能 ,必然引发对建立我国行政判例制度的重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司法的过程,是法官借着各种规则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完成整个案件推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相关规则加以阐明的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法官正是通过规则的阐明,辨法析理,说服各方,宣讲法义,乃至发展法律。行政审判中,由于行政法律纷繁多变、行政法律关系复杂而灵活,使得行政法官规则阐明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意义越发重大。各国法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通过对行政审判中相关规则的不断发现和阐明,大大丰富了行政法律,推动了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树立了行政审判(司法审查)的极高权威,正是证明。今天,这一过程仍然在继续着。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受法院判决形式的限制,在有效救济公民合法权益,彻底解决行政争议的功能方面,存在不少缺陷。《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了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四种基本的判决形式,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和变更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确认判决和驳回诉讼请求判决。此外,《行政诉讼法》第六章规定了行政赔偿判决。  相似文献   
16.
“党内法规”最早由毛泽东提出,至今,已被广泛使用。党内法规可以分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从广义上讲,还包括一些意见、通知、答复、解释。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内法规逐步形成比较齐全的体系;更为关注出台法规的普遍适用性,注重法规的长期效力;程序性法规开始占相当比重;党内法规的权威性也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