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刘志彪 《群众》2013,(3):35-37
当前受到国内外热捧的"3D打印技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么,3D打印技术是否真有如此大的能量?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和强省,江苏如何正确认识3D打印技术给现有制造业的挑战并采用适当策略抢得发展先机?  相似文献   
32.
价格联盟实际上是一个行业中若干寡头之间就价格和产量所达成的合作策略或合谋行为。寡头合作策略的理论基于卡特尔理论,协议和忠诚是价格卡特尔合作策略中的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寡头之间达成价格协议的可能性以及如何保持对该协议的忠诚,与所在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市场结构的特征和厂商行为之间的差异,是价格联盟不稳定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3.
以市场化、国际化推进长三角发展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彪 《唯实》2004,(Z1):64
(一)以行政手段整合长三角的思路是没有出路的.为了打破"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行政障碍,许多学者和政府官员所建议的经济一体化方案仍然局限于地区间行政关系的调整,没有真正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高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34.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作出的战略选择、结构设计和行动方案。高质量发展是贯穿三者的内在逻辑主线、精髓和灵魂。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理念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阶段的运行框架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与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35.
产业政策是影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的最重要的国家经济政策。过去在实施赶超战略的情况下,我国速度赶超型的产业政策偏爱发展大规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小企业。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产业政策必须在新发展理念主导下向质量效率型转型。这除了要重新塑造产业发展文化和建立新的产业审美观外,还需要产业政策在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进行一些具体的、精准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36.
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后,各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其中有些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一种较为典型的误解认为,中国将要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重走自我循环的老路。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转型的重大选择。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可以作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一种切入视角。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技术大变革之下全球价值链分工动态演变和深化的理论逻辑使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规律自然演进的历史逻辑使然,更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需求端、供给端和制度端发展条件变化的现实逻辑使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首先,基于内需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形成国内大循环;其次,实现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深度对接,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循环;最后,以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循环,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的政策实施重点在于,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38.
刘志彪 《群众》2012,(1):19-21
在“稳中求进”的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下,我国经济政策首次将扩大内需提到战略基点的高度,首次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特别是.首次将发展实体经济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9.
(一)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证明,能动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转换,使其符合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不仅能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种从产业结构的演进中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思想,是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和精髓。也正因为如此,规划产业结构成长的前景和目标,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结构调整政策,就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主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现代经济史上曾经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正面的例子是日本的经济成长。1955年,日本的人均  相似文献   
40.
刘志彪 《理论参考》2008,(10):45-46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因素是制度安排的改进,即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这是因为经济发展虽然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过程。但人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向、行为力度和调整速度,在一定的技术制约的前提下,是由制度变量所决定的,制度规定了人们的利益结构和对经济行为的激励或约束的程度。就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经济活动中发展方式是粗放的还是集约的,其实是在技术约束下的制度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