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志彪 《探索与争鸣》2024,(3):23-26+177
<正>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1))这揭示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成长的基本路径,提出了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产业政策指向。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释新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42.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可以作为促进形成国内强大市场的重要推动机制。国内强大市场是转换经济全球化战略、实现更高质量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必须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通过让渡地方政府的部分相关权利,通过协议或组织的方式,进行分类有序推进和重点突破,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可以率先突破,而涉及民生领域的一体化则需要慎重对待。沪宁合科技创新带和产业创新带,与G60科技走廊一起,都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相似文献   
43.
正习近平同志在今年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应深入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战略重点,努力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取得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新突破。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习近平同志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  相似文献   
44.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垂直一体化是国际制造业的主要运作方式,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高度分离,生产性服务业独立发展,低端制造业普遍实行外包,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企业过度垂直一体化,不仅导致管理规模不经济,不利于企业研发创新和精益化生产,甚至可能引发企业竞争战略的重大失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离,不仅有利于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而且导致了以生产性服务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的兴起。鼓励制造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还有利于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和差别化战略,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5.
刘志彪 《群众》2013,(3):I0029-I0029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不仅需要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本属性,即一般的“深化改革的先行区、创新驱动的引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的功能,而且在战略定位上,还应该体现更高、更全面的战略态势。  相似文献   
46.
中国坚定地走开放经济的道路,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紧抓加入WTO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吸收FDI和发展加工贸易。这种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全球化放松了市场对我国发展的硬约束,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我们把由此获得的增长和好处,称之为中国所获得的第一波"全球化红利"。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使中国所获得的第一波的"全球化红利"已不可持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在中国与世界的再平衡过程中,经  相似文献   
47.
编者:作为一种开放、自由、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就像一柄“双刃剑”,既可能成为弘扬真善美的平台,把善意温情、理性平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植入人心:  相似文献   
48.
刘志彪 《群众》2011,(11):14-14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更多地是从经济发展角度去考虑问题,事实上后来发现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根本的还是文化,这是一种从被动不自觉的过程到主动自觉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觉醒、文化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49.
对衰退产业的调整和对成长产业的保护,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所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前一论题实际上是要实现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再配置目标,涉及到复杂的产业退出门槛和社会经济矛盾,但长期不解决又会加剧产业结构的矛盾和耽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后一论题实际上是要在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扶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群,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解决这两个复杂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0.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人不再传统地把自身隶属于自然,而开始以主体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存在、价值、要求和周围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客体世界;不再在历史和现实面前感到无能为力,而开始以主动的、积极的行动开创自己的发展时代。因此,作为对现实经济活动客体进行实证和抽象的经济学研究,就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沿用物质主义的或者物本主义的研究取向,而非常有必要在新的背景下,本着时代精神扩展对经济问题研究的人本主义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