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民法原则与商标立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春田 《知识产权》2010,20(1):3-10
《商标法》从诞生起,历次修订虽然具体任务不同,但是方向和结果是明确的,除了商标制度本身的技术性问题外,都体现了对商标法的本性——民法的回归。正在进行的《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应当坚持法治思想,贯彻民法原则,认真思考和解决民法与商标法的关系、商标法中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的关系、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的关系、商标法中私权利与公权力的对立统一、商标注册机关的职能和法律定位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杂志改为月刊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她的品味和质量的保障问题,以及如何担负起她未来的使命.我作为读者和作者,也代表其他读者和作者,就品位、质量和使命问题,对<知识产权>杂志提几点希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入世10年的成就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我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使我想起去年我们纪念中国建立著作权制度100年.回顾10年与回顾100年,我发现情况类似,我们这10年实际上是在继续走着我们百多年来那些清代杰出的思想家所指出的五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改革之路,这种巨变,虽然过去了100年,但并没有完结,至今仍然感同身受.感受什么呢?感受我们国家正在告别数千年的农牧业社会,开始走进工业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4.
自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以来,成效很大。但由于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积弊,给该法的实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本文结合几个案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起确立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之后曾起草专门的“商业秘密法”但无疾而终。随着人类科技和经济生活的迅速、大规模的巨变,当下仅靠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和有关司法解释、行政规章的这种制度安排,已远远不能实现对商业秘密的有效保护,更侵蚀了我国初步建立的知识财产权社会秩序。这些问题与矛盾全面聚焦在司法实践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2001年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瞻前与顾后:关于2001年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开篇即称:"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其后却成一鸿论,即黄氏所谓之"大"历史观.四百余年后的公元2001年,却似乎于中国不是平平淡淡的一年: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美英等国共同参加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Internet使得中国与世界同此凉热…….经济、技术、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已将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这一世界潮流,中国亦莫能例外.由此也给法律带来了相应的新问题,其中尤于知识产权法律为甚.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今天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7.
一、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和发展不正当竞争是一种竞争行为。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的形成以及它们的价值表现为价格,都是通过竞争实现的。竞争者的利益是对立的,各自力图在争夺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的斗争中取胜,竞争就是  相似文献   
18.
1999年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包括知识产权法学在内的各门学科都在作一些回顾性工作,与此相关的内容在本年度的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中自然也占有相当篇幅。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等研究领域中也是诸说纷呈,体现出许多与以往不同之处。以下仅择其要者述之。...  相似文献   
19.
刘春田  马运军 《求实》2015,(3):18-26
习近平同志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发展实际,深刻阐述了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建设方针原则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蕴含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是党的文化建设工作理论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文化建设思想,对于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方正"倩体字"法律纠纷,争议的核心不是字体问题,而是单个方正字是否是美术作品问题.采用劳动与创造相区分的方法,分析方正字生成的关键环节和制作过程,结果表明,方正字库和与字库互为规定的单个字型,其生成过程从始至终,都是劳动,没有创造行为.方正字制作过程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对比研究说明,方正字不具有书法艺术的本质属性,与书法艺术有本质区别,不是作品,无法获得著作权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