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45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07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自2001年5月起,全国法院审判人员将正式统一换穿新式法官制服。新式法官制服的特点是取消了肩章和大盖帽,采用法官袍和西服式制服佩戴胸徽两种款式。在我看来,法官审判制服尤其是法官袍堪称最形象、最独特、最直观和最具隐喻色彩的司法符号。中国法官制服的演变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司法理念的蜕变和司法文化的更新,中国法官的形象正在变得更加文明和成熟,中国司法审判制度也正在静悄悄地走向完善、开放和权威。 中国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统一着  相似文献   
32.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五年立法规划,是未来五年沉甸甸的“立法清单”,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以及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密切相关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增值税法等若干单行税法等,都被列入条件比较成熟、本届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第一类项目,并有望在2014年完成或者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33.
提起法治领域的腐败 ,人们通常会本能地想到“司法腐败”这一众矢之的。诚然 ,司法腐败是权力腐败在法治领域的重要表征 ,不过 ,颇具隐蔽性的立法腐败也是不容漠视的权力腐败现象。相对于司法腐败 ,立法腐败的潜在危害性尚未引起包括法律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警惕和重视 ,鲜有对立法腐败的警示之声。倘若说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那么立法可以视为社会正义的第一道堤坝 ,是法治长城的重要基石。立法谋私、立法“走私”等立法腐败现象势必会对社会正义和法律的尊严造成难以估量的戕害 ,滋生“劣法”甚至“恶法”的立法活动势必蜕变为动…  相似文献   
34.
拉开中国 “后立法时代”序幕 中国已经站在了WTO的门槛前。 2001年9月17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文件在日内瓦获得通过,中国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入世谈判宣告完成。按照入世申请程序,中国入世的法律文件将于11月提交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 苦苦期待了15年的中国人,在经历了漫漫长征般的旅行之后,终于迎来了“隧道尽头的亮光”。欣喜的同时,我们还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调整和修改工作要做。有关专  相似文献   
35.
对“执法经济”说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法的“经济化”或“产业化”意味着执法这一公共权力的异化,意味着公共权力的“私”化、控权型的“行政”法蜕变为牟利的“经济”法。  相似文献   
36.
近日,全国人大内司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确有必要加强保护儿童权益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将研究制定单行法律。在2013年3月举行的十二届全同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周洪宇等30位代表提出关于制定儿童福利法的议案。民政部在2010年已启动儿童福利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37.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5月19日曾以“范李之死”为题,报道了一个孤老太太为儿子不明不白惨死申冤告状从黑发告到白发的故事,看后令人动容。“范李之死”的来龙去脉大致是:18年前,重庆青工范李与人因琐事发生口角,后范李被“请”到当地派出所接受讯问,哪知这一去就不再复返,好端端的一条汉子却不明不白地成了一具僵  相似文献   
38.
在WTO的平台上重估立法的质量和效益,重视法律的修改和完善,注重充分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法律移植,将成为“后立法时代”的立法特色。  相似文献   
39.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交相辉映的一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的一年。2006年的立法景观依然多姿多彩,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40.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在传统的信访制度面临尴尬境地、社会舆论尤其是有专家对信访制度的存废提出异议的背景下,国务院及时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这无疑传递了革新信访制度、重新焕发信访制度生机活力的信号,同时也从立法上进一步肯定了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次国务院对《信访条例》进行修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的内容,以更好地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