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实效是任何计划、规划、方案,在实践中得以落实的现实目标.强化实效性就是强化目标性、目的性,是用目标检测成效的重要方式.2021年,"八五"普法正式启动.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在新时期,我们不能不深切感受到进一步强化实效性,应是普法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2.
系统方法与系统理论的朴素概念和类式方法的实际运用,可以说是古已有之.然而把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和现代化方法,则是本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将其运用于法制和法学  相似文献   
83.
论法治国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卓泽渊 《现代法学》2002,24(5):12-23
法与国家关系一元论既可能有利法治 ,也可能导致法治根本就无法建立。法与国家二元论下的国家优先论 ,可能使法成为国家的附庸而否定法本身。它在使法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对国家的约束力的同时 ,也使法治失去了基本的立足点。在法与国家的产生上 ,二者在互动渐变中发展形成 ,没有先后之分 ;在法与国家的并存中 ,二者有着地位的差异。基于法与国家本身的特性 ,基于保障人民权利的价值期求 ,基于实现法治国家的理想目标 ,法律应当优先于国家。就法治国家来说 ,我们要建设的是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国家 ,而非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我们不能将法治国家与法治相等同 ,更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相反 ,我们应当把法治的内容纳入法治国家的含义之中。法治国家与人治国家、专制国家、警察国家等非法治国家相对立 ,与宪政国家相联系。西方法治发展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关于法治国家口号的提出也有百年的历史 ,现在重提并郑重确认它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 ,必然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法治将经由法治国家进而向法治社会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4.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 改革开放30年,与经济飞速发展相伴随的重要方面是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30年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日趋完善……中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85.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解读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依法执政的实现路径,是我们面临的现实任务。依法执政是政党政治法治化的表现:依法执政是革命党向执政党转换的客观要求,是执政党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执政党推进法治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状况影响中国法治建设事业的成败。依法执政应有完善而协调的实现路径,具体说来,中国共产党应当领导立法以成为法治的先导,模范守法以成为法治的楷模,完善法制以成为法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