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0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通篇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真理观、一心为民的人民观、勠力复兴的使命观、独立自主的求索观、居安思危的忧患观、以史鉴今的历史观、与时俱进的时代观、敢斗善斗的斗争观、刀刃向内的革新观、命运与共的天下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高度的概括,言简意赅,句句重千斤.我们唯有坚定信念,跟党走,听党话,我们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企业创新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22.
信息技术拉动犯罪治理创新,催生出全景式数据监控的技术治理模式。当前,防范技术治理异化的反思甚为热烈,但这种反思离不开对技术治理理论内涵的深刻把握。在信息社会,技术治理的技术化方法和综合治理的组织化体系呈现双向“互嵌”、深度融合的治理态。这种治理态蕴含着“国家主义- 数据主义- 预测式治理”与“社群主义- 数据正义- 开放式治理”的双重理论结构,呈现出治理权力随数据监控走向集中和技术赋权助力公众参与的两个非均衡发展面相。由此,关于技术治理异化的反思可转换为技术治理非均衡发展的应对思考,这种思考既离不开集体智慧对数据监控的补充、从集中式控制向分布式治理转型、以数据开放助力公众参与技术治理,还需以数据权利保护为制衡数据监控扩张的法治屏障。  相似文献   
23.
侵权行为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侵权责任是一种法律价值判断。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两者有着各自不同的构成要件。对于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问题,学术界已经初步达成共识,而过错以及过错在侵权责任中处于何种地位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的角度分析了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与过错分别处的地位,进而得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可以作为过错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4.
从方法到方法论——以刑事科学为场域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的局限性导致了刑事科学发展的瓶颈。在刑事科学的场域中,结合法学方法论的一般理论,以刑事一体化为研究基点,以“根据刑事法律的思考”和“关于刑事法律的思考”为分析模式,能够界定出由理论假定、学术立场、方法体系及实践功能四部分所组成的刑事科学法学方法论之原理。在方法论原理的指引下,回应和消除具体方法的局限性,整合、调整具体方法的使用,并最终从方法走向方法论,从方法论走向成熟与理性的刑事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