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7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83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公诉审查制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原公诉审查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文章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其他国家有关公诉审查的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刑诉法实施以来产生的有关问题,提出有必要保留和完善公诉审查制度,以实现公正审判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主体间性角度出发,论述了被追诉人主体性的内向性和外向性,提出了内向性的两个价值向度:人格尊严、意志自由之选择机能;外向性的两个价值向度:主体性意义上的平等、维权与自卫,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被追诉人主体性权利构成的元权利、程序生成性权利概念,阐述了被追诉人元权利构成:无罪推定权、程序参与及选择权、平等对抗权和辩护权,建构了元权利与程序生成性权利的矩阵关系,并进而分析了元权利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元权利所蕴涵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卞建林 《证据科学》2010,18(5):532-533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日前,“两院三部”联合制发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对办理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证据的审查判断和运用作出详细规定,并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以健全完善。这是刑事司法改革的重大成果,对保证刑事案件办案质量,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准确惩罚犯罪,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两个《规定》亮点甚多,择其要者,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推行,是我国检察机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检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经过三年的试点工作,这一制度在切实解决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已经显现出来。当前,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刊为此策划“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专题”,就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产生背景、制度设计、立法必要性以及立法模式选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无罪推定原则,控诉方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被告方不承担证明责任,这是一项基本原则。但证明责任包括证明有罪的责任和证明无罪的责任,被告方不承担证明有罪的责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被告方仍要承担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的局部责任,这在许多诉讼制度和证据法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成为普遍认可的实践。我国对此应予以借鉴,它符合诉讼合理主义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即刑事政策、证明难易、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证据标准问题是刑事证据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证据标准的研究,确立正确的公诉证据标准,对公安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准确认定案件,保证刑事诉讼公正有效地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关于刑事证据标准特别是公诉证据标准的理论研究不足,相关立法、司法解释粗疏,这为正确办理公诉案件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近期,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组织编写、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公诉案件证据参考标准》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真可谓应运而生。通读全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实用性。本书没有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而…  相似文献   
17.
<正> 在近现代史上,日本刑事诉讼法的发展经过旧法与新法两个阶段。旧法是指1890年制定,192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该法基本上以1877年德国刑事诉讼法为蓝本,属于大陆法系,实行职权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居战败国地位,在美国占领军控制下进行法律制度改革,其中刑事诉讼法的变化较大。1948年颁行的新日本刑事诉讼法,受美国法律影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犯罪的追诉实行公诉和自诉两种方式并存,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制度。一方面,国家牢牢掌握追究犯罪的主动权、决定权,对绝大多数犯罪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另一方面,对于少量犯罪性质不太严重、情节比较简单、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特定关系的轻微案件,允许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且在审理程序和结案方式上采取诸如调解、和解、撤诉等一些有别于公诉案件的灵活作法。  相似文献   
19.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保障卞建林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一是指国家司法权只能由法院行使,其他任何机关,特别是立法和行政机关不得行使;二是指法官独立行使司法权,只服从宪法和法律,不受立法,行政和其他机关的干涉。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一...  相似文献   
20.
作为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规定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强化的过程。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围绕"强化法律监督、实现公平正义"这一基本宗旨,扩展了诉讼监督的范围,增添了诉讼监督的内容;丰富了诉讼监督的手段,明确了诉讼监督的效力;强化了诉讼监督的责任,健全了诉讼监督的程序。当然,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更是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