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7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83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对司法鉴定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不仅是行政立法领域的重大突破,而且带动了相关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本文以司法鉴定为切入点,探讨了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对司法鉴定管理的影响。行政许可法完善了司法鉴定机构的市场准入机制,规范并简化了鉴定机构的设立程序,规定了统一的鉴定人选拔机制,明确了鉴定活动违反有关管理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许可法的出台为司法鉴定制度的逐步规范化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也为司法鉴定管理立法的尽快出台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82.
刑事证明主体新论——基于证明责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诉讼证明的首要环节 ,证明主体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仅制约着整个证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对刑事诉讼中其他制度的设置与完善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虽然我国传统证据理论对刑事证明主体的认识鲜有分歧 ,但这种表面的一致并不能代表我国对证明主体理论的研究已臻于完善 ,相反 ,对表面上达成共识的满足不仅束缚了研究者的进一步探索 ,而且已经成为现阶段推进司法改革的阻碍力量。因此 ,抛开传统观点的影响 ,以崭新的视角对刑事证明主体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深入剖析 ,不仅有着重大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鉴于证明责…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刑事实体法关于未成年人的部分日臻完善,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宽缓处罚的精神。同样,在诉讼法层面也应当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格外关怀和重视。这是基于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之宗旨,并且照顾到未成年人特定的情状。因此,需要在将来的刑事诉讼修法中,在程序的原则、制度、方针上,都要突出这种特殊关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4.
85.
卷首语     
时光飞逝,转眼十年,《中国司法鉴定》杂志走过了一段灿烂的历程,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86.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建林 《中国法律》2007,(5):9-10,60-63
一、《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背景 中国《刑事诉讼法》自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以後,已於1996年3月17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进行了一次修改。应当说,经过《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迄今近10年的运作实践,现代刑事程序法治的观念、原则、制度的影响已经得到人们更普遍的认同;同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些重要的背景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必须认真考虑的.  相似文献   
87.
英国对沉默权的限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88.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证据规则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据是诉讼活动的基础。在诉讼活动中,一方面对案件的实体处理首先取决于能否准确地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另一方面诉讼程序的演进与程序正义的实现也有赖于证据之理念及其应用。正如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李学灯先生所指出的:“惟在法治社会之定分止争,首以证据为正义之基础,既需寻求事实,又需顾及法律上其他政策。认定事实,每为适用法律之前提。因而产生各种证据法则,遂为认事用法之所本。”①证据规则的重要性,已尽在其中。当今世界,证据规则以英美法系国家最为发达。英美法系国家在诉讼制度上奉行当事人主义及陪审团制度,证据的…  相似文献   
89.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构建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中旬的井冈山,送爽的秋风与革命年代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位出席2008年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的学者和专家。宜人的气候,似火的热忱,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命题,使与会者自觉把思绪聚焦于"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构建"这一重大问题。年会回顾了30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历史和成就,重点讨论了刑事司法职权配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法和司法,以及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和律师权利保障等问题。本刊选择年会部分论文及本刊记者综述文章刊发,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0.
2008年,刑事诉讼法学界立足于我国司法实际,以倡导和谐为主要目标,围绕刑事诉讼法修改、修订后律师法的实施、刑事司法职权的优化配置、被害人权利保障等问题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刑事和解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