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吴传毅 《法学杂志》2008,29(2):36-38
法治之法必须是被信仰的法律,但具体的现实的法律根本不具备信仰的条件。要让人们信仰法律,就必须构筑法律信仰的条件。构筑法律信仰的重要手段是在建构法律理论时赋予其虚构的成份。鉴于上帝不是我国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又鉴于我国的国情,有必要把法律作理想法与现实法的划分。  相似文献   
112.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目标选择.经济和政治总是交合在一起,市场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法则同样适应于民主政治领域,市场经济崇尚公平竞争,因此,民主政治也必须崇尚公平竞争.市民社会是制约、抗衡政府权力,防止政府权力腐败,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中国目前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市民社会主体的培育上积极创造条件,以促进市民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3.
人权保障是近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宪政原则。人权保障的主张萌芽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其思想体系才得以最终确立,作为一项政治原则,被近现代以后各国宪法普遍确立。由人权保障的宪政原则必然演绎出人本政府的要求,人本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从管理学角度讲,要实现政府身份的转变,要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要把握政府服务内容,要注重政府服务绩效,要打破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垄断性。从法学角度讲,政府要构建成有限政府、正当程序政府和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114.
市民社会是指由各种利益集团以一定形式组成的自主性机构,包括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学术组织和科技组织等。作为独立于国家的“私人自治领域”和私人利益的代表和象征,市民社会是宪政的基石。它不仅通过自身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利要求,为政治国家公共权力的行使指明了方向,而且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参政、议政、督政、约束公共权力行使,防止公共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115.
吴传毅 《行政论坛》2009,16(5):47-50
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丛生,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尤其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而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是解决这类纠纷的有效法律手段.然而,实践中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与其他法律制度的界定不清,影响到法律实践的适应.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与行政裁决的关系、与行政复议的关系、与行政仲裁的关系、与行政诉讼的关系,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16.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经受到立宪国家的普遍关照.美国注重发挥宪法解释的价值和功能,主要从平等保护条款中释出了迁徙自由,使得迁徙自由即便未被美国宪法所明文确认,亦获得了宪法层面的保障;德国则主要通过宪法明文规定的方式以保障和限制迁徙自由.美国与德国的立宪实践表明,法治状态下,迁徙自由应在保障与限制之间加以实现,迁徙自由的保障离不开宪法解释,美国经验对当下中国的迁徙自由保障具有启发意义,德国经验为未来中国迁徙自由的入宪提供了思路.中国公民迁徙自由的全面保障须仰赖于"释宪"的启动与"入宪"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