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法律   7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体外DNA扩增技术鉴定血痕性别三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报道用体外DNA扩增技术对3例刑事案中的人血痕标本进行性别鉴定。其方法是从血痕标本中微量抽提DNA,用蛋白酶K进行消化。然后用两组引物Y1.1与Y1.2和Alu9.1与Alu9.2及国产FD耐热DNA聚合酶进行聚合酶链反(PCR)扩增DNA,电泳分析Y及Alu重复序列,从而判断血痕的性别。  相似文献   
22.
成都地区汉族Gc亚型的分布及血痕中Gc亚型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用免疫固定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PAGIF)技术,调查了成都地区无关的125名健康汉族人血清Gc亚型分布。其6种亚型频率(%)分别为:Ge1F=20.8,Ge1S=8.0,Gc1F-1S=18.4,Gc2-1F=30.4,Gc2-1S=16.0和Gc2=6.4。Gc的基因频率为:Cc~(1F)=0.452,Gc~(1S)=0.252和Gc~2=0.296。对保存于室温条件下20周的陈旧血痕进行了Gc亚型定型,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3.
<正> 精斑检验在鉴定法医学性犯罪案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精斑确证试验的方法主要有:形态学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及免疫学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和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仍较多地采用精子检出法和抗人精液血清琼脂双扩,而输精管结扎术者及精子缺乏症者其精斑中无精子,抗人精液血清特异性不够好便难以检出。近几年来用特异性抗-P30血清作  相似文献   
24.
热休克蛋白的分类,基因调控及其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已往研究发现,所有生物体细胞在环境温度突然升高时,会发生一种非常相似的反应,最初称之为热休克反应(heash。kresPOns),其典型表现为细胞内一组蛋白质的表达迅速增加,乃将其命名为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随后,人们发现热休克反应除了能被热损伤所诱导外,也能被其他因素诱导,其中包括:氨基酸类似物、各种重金属、代谢性毒物、缺血、缺氧、损伤等。目前认为各种应激因子引起的热休克反应更确切地应称为应激反应(stressresronse),是一种以基因表达和调控方面变化为主的细胞应激反应,热休克蛋白应称为应激…  相似文献   
25.
中国成都汉族及泰国群体D7S2846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STR基因座D7S2 846的遗传多态性 ,为法科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应用PCR及PAG电泳技术 ,对376名中国成都汉族无关个体及 131名泰国无关个体进行了调查。两群体分别检出 8个和 7个等位基因 ,首次获得该基因座基因在两群体中的频率分布。两群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家系调查证实了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该基因座在两群体中的个人识别能力 (Dp)分别为 0 85 70、 0 86 0 2 ,杂合度 (H )分别为0 6 915、 0 6 870 ,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分别为 0 6 445、 0 6 5 5 3 ,非父排除率 (PE )分别为 0 415 2、 0 40 85。D7S2 846基因座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用等电聚焦免疫固定技术,调查成都地区225名无血缘关系汉族男女青年血浆抗凝血因子Ⅲ(ATⅢ)表现型的分布,发现B、AB两种普遍型和一种BV变异型;推算出ATⅢ的基因频率,即ATⅢ*A=0.1022,ATⅢ*B=0.8956,ATⅢ*V=0.0022。该遗传标记在中国人群中的频率分布系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介绍一种一次检测微量血痕的种属来源、ABO 型、红细胞酶 EsD、PGM_1表型的方法。用盲法共测151份已知血痕种属来源 ABO 血型、EsD 与 PGM_1表型的血痕纤维,均能正确判型、吻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29.
四、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病理学变化的发生机制 关于DAI发生的机制,认识尚未统一.普遍为学者们接受的机制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神经组织损伤后继发的改变和损伤后修复反应等诸多因素共同介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30.
采用植物血凝素(PHA)致敏S、D大鼠,2周后处死,灌洗腹腔,用阿拉伯胶分离液分离肥大细胞(MC),将PHA与MC在37C水治中孵育,攻击MC使之受损伤,于伤后5、10、15、20、30和60分钟,分别吸取孵有液作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离MC过氧化物酶;用抗坏血酸-联苯胺染色显带,并计算酶的相对活性。另取20分钟时孵育液,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及染色后用透射电镜观察MC脱颗粒叶的形态。用常规石蜡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对SD大鼠的35种组织中MC的分布进行光镜观察。结果发现;(1)大鼠腹腔MC显示-条过氧化物酶电泳区带;(2)MC经PHA攻击受损伤10分钟内,过氧化物酶相对活性升高不明显;15、ZO、3O分钟时实验组酶活性升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到60分钟时两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3)MC与PHA孵育20分钟时,脱颗粒率为76%,MC浆内可见有膜性和无膜性两种类型的空泡.对照组大鼠MC脱颗粒仅为16%;(4)大鼠皮肤、肺、呼吸道、消化道、骨髓及胸腺MC含量较多;泌尿生殖道次之;心、肝、脾、肾等组织较少;脑、脊髓、脑垂体、肾上腺及睾丸等组织中未见MC,从而为法医损伤时间的推测提供方法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