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吴琳 《行政与法》2007,(1):128-128,F0003
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战略构想。那么,怎样构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就在于进行社会结构调整。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必然要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是国家与社会高度合一的全能主义政治框架。关系单一,高度集权。国家与社会呈现出的是单元的社会结构,社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大政府,小社会”。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出现的是二元互动结构,即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这也是世界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整个社会结构出现变迁的情况下,协调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要求政府向社会放权。这符合现…  相似文献   
32.
热情、鲜活·魅力四射……走进菲律宾一股勃勃盎然的暖流扑面而来,让你无法不爱上它.这方由7107座形态各异、如翡翠般透亮的礁屿组成的南海岛国,无时无刻不在向世界展示着它的美,它的真实,它的浑然,它的瑰丽.  相似文献   
33.
吴琳 《行政与法》2014,(1):52-5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而且是一个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视角和建设路径都要避免空谈化、虚无化、形式化与抽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传播理念创新的理论视角应放到现代媒介对社会结构所形成的新型实践空间中去思考,即将理论视角介入到媒介化信息的传播方式与政党思想建设的战略部署之间.  相似文献   
34.
出版物的品位与编辑的个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刊物能否上档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辨别能力,以及编辑自身的爱好和素质。本文认为,编辑的品位、个性及内涵等对一个刊物的品位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继欧洲难民潮和北美非法移民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后,东南亚也爆发了严重的移民危机。东南亚国家普遍采取的将移民视为威胁的"安全化"行动不仅无助于移民危机的消解,反而加速了危机的升级,成为对地区稳定和东盟共同体建设的重大挑战。认识到移民政策"安全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东南亚各国开始寻求加快推进移民的区域治理,由此产生了地区国家"安全化"行动与"区域化"进程两者并存的发展态势。然而,在区域化进程中,东南亚诸国面临治理维度发展失衡,政策行动上存在共识缺乏和能力制约等挑战。为此,东盟需要突破当前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安全化"反应模式,实现均衡治理和统一行动。作为东盟的重要邻国,中国应积极研究对策,加强多边合作与协调,维护地区稳定与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36.
吴琳 《当代世界》2010,(4):39-42
近年来,以国际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组织在参与联合国政策制定方面日趋活跃,进入联合国开展活动的组织数量成倍增加,作用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德赛认为:“非政府组织不再单单是联合国的‘消费者’,它们还起到了新点子促进者的作用,警醒国际社会关注凸显的问题,还发展了专门技术和才干。这些在政策和行动层面为联合国的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China’s partnership diplomacy is increasingly focusing on the extension from bilateral to multilateral, the upgrade from multilateral diplomacy to multilateralism, and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emerging markets,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eg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world order. The shift to multilateralism in global partnership building will not only help unite the strength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shape a more balanced North-South relationship, and promote peaceful changes in the world order, b...  相似文献   
38.
吴琳 《国际展望》2024,(1):97-114+160-161
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从美国强化日美同盟,牢牢掌握地区安全主导权的霸权秩序;转变为美国联盟体系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同时允许东亚地区合作兼容发展的复合秩序;再到2017年以来美国联盟体系转型且不断冲击东亚地区安全合作,从而形成竞争秩序。中国是东亚安全秩序变迁的直接推动者,通过管理中美关系,推动国际权力和平转移,重建地区国家政治信任,以新经济关系促进新安全关系,以及和平解决争端,塑造地区安全的多边治理框架,中国逐渐从权力、关系和治理三个维度建构自身的地区角色和地区战略。为了防止竞争性安全秩序进一步向对抗和冲突方向演变,中国应以维护地区秩序稳定为首要目标,在保持自身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新安全格局的构建,并聚焦全球安全倡议的重点合作领域,拓展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和路径,为推动东亚地区从竞争性秩序向包容性秩序的变迁而创造条件、积蓄能量。  相似文献   
39.
一、城镇的水乡特色   古时集镇布局多在有水源的交通线上,街道建设较为考究,一般为青石板路面,宽 3— 4米,下有排水设施。公共建筑有寺庙、万年台 (戏台 )等,有的建有水阁凉亭。但历代战乱破坏极大,一些古镇在抗日战争时期毁坏殆尽。   江南水乡因水网而建成镇,因水利而兴贸易,又因水势而形成水乡风貌,总之与流动不息的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变迁,水系对于交通和生活饮用的传统功能已经衰退,已逐步成为最具魅力和地域特征的环境构成要素,可带来空间上的疏密变化、动静对比。从水乡、街道、水道到整个城镇,给人的认…  相似文献   
40.
技术理性思维方式对人类社会进行规划和设计,给人类带来的结果不仅是人类个体价值受到压抑,而且压抑了个体的道德中对他者负责的伦理意识,人类社会政治越来越依靠科学化和程序好的方式来管理。因此,我们需要抛除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就是社会的发展,丰裕的物质增长就会带来民主和社会的想法,寻求人类对社会主体的关注度,构建公民本位生存模式,回归人类政治生活世界的本真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