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综合类   16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投机倒把罪的认定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机倒把罪是指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违反金融、外汇、金银、工商管理法规,非法从事工商活动,破坏市场管理,情节严重的行为.投机倒把罪是一种严重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犯罪.  相似文献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贪污立法回顾与展望周其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宗旨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允许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任何贪污贿赂犯罪活动。为保证这一宗旨的实现,国家政权机关通...  相似文献   
23.
《反腐败公约》是国际反腐败和预防惩治职务犯罪的立法,其有关规定和要求需要通过各签约国在本国法律中加以规定,由签约国执法机关在本国范围内严格执行,以发挥其效能,达到预防和惩治国际腐败的目的。中国除在党的政策和一系列国家法律文件中贯彻执行《反腐败公约》的规定、履行国际反腐败义务,重点是对中国刑法有关条款作适当修改和补充或者解释,使之与《反腐败公约》的有关规定相接轨,为惩治和预防国际国内职务腐败犯罪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4.
周其华 《法学杂志》2004,25(6):30-31
国有公司、企业公司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有公司、企业改制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有财产,防止国有财产大量流失。本文作者根据已发生的种种职务犯罪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如何定罪处罚,这对如何预防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务犯罪行为和司法实践中如何惩罚这类犯罪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检察机关司法权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检察机关行使司法权保证了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为有效制止不正确执法行为,加强法制建设,应在检察司法权配置原则的指导下,完善我国检察司法权的配置。  相似文献   
26.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措施立法比较周其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从立案到决定是否起诉有一个侦查阶段。经侦查,贪污贿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需要依法迫究刑事责任的,才能决定起诉;经侦查没有犯罪事实或者虽有犯罪事实,但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决定撤销案件或者不...  相似文献   
2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一部分国有企业活力不强”,同时还指出,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这是增强我国国有大中企业活力的重要措施。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明确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一、...  相似文献   
28.
关于刑法条文规定的过失犯罪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有些条文没有明确规定是过失犯罪还是故意犯罪,以致在刑法理论研究中或是在司法适用上,出现了不同意见,严重影响了对案件的准确定性和正确量刑。因此,对这些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性质的认定进行研究,对完善刑事立法、准确司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撤销刑事案件,是指刑事案件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经侦查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将案件撤销,终止刑事诉讼的行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只授予侦查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局等机关,才有权撤销刑事案件。现在有的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向侦查机关发出撤销刑事案件检察建议,侦查机关则按检察机关的建议撤销刑事案件。据统计:某市人民检察院起诉部门近三年建议撤销案件:2002年105件153人,占全部撤销案的96.8%;2003年113件135人,占全部撤销案的94.4%;2004年117件131人,占全部撤…  相似文献   
30.
犯罪嫌疑论是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周其华我国刑事诉讼法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将案犯在交付审判前都改称为“犯罪嫌疑人”,不再称为“被告人”。同时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即在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前不得称为“罪犯”。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