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事实的乌托邦--法律真实的本源及运行机制的现实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追求真实,这是实现正义的必然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认知客观世界的局限性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法律追求的真实不可能完全实现了客观真实.正义要在法律运行中得到体现,法律真实在不同的法律运行环节中定位和反映并非一致.立法依据和反映客观真实,司法追求立法确立的法律真实,民众对立法与司法也有自己朴素的认知情感,法律真实在不同环节的运行中统一和整合基础上形成的法律裁判才是正义的,获得普遍的承认和执行.  相似文献   
22.
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空军某指挥所周卫平政委以"共产党员要做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题,为机关和部队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党课,形式生动,场面热烈,效果很好。上党课是对党员进行党的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要使教育入耳入脑,收到好的效果,除内容实在、生动、言之有物外,还要注意改进"我讲你听"的老套路,探索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周卫平同志采取互动交流的方式上党课,注重搞好启发和课堂讨论,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3.
“入世”是我国21世纪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关健是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着重分析了在“入世”后我国国有企业和政府的管理体制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应对挑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一、近代以来:中国为争取澳门回归的努力  1849年葡萄牙武力强占澳门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就为收回澳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早在19世纪60年代末,清政府就曾有过收回澳门的尝试。当时,掌握中国海关大权的英国人赫德因英葡之间产生矛盾,出于惩罚葡萄牙,同时也为了取信清政府,曾多次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解决澳门问题的方案。他说:葡萄牙势力已日渐衰弱,如果见机行事,就可以收复澳门。清政府鉴于其他西方国家如美、法、俄、德等国都有夺取澳门的意图,为了防止澳门落入其他大国之手,权衡利弊,同意赫德的建议。清政府的办法…  相似文献   
25.
一部地方性法规让几万亩土地免遭“灭顶之灾”,开拓出了一批年产值40多亿元的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群,既节约了上亿元的工程投资,又保护了城市的自然环境,这就是——《南京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条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6.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不仅是一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而且还意味着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7.
试论建立我国军事行政诉讼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队是否适用行政诉讼法,是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后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本文作者认为,建立我国军事行政诉讼制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在思想政治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胡主席“三个紧贴”和“三个确保”重要指示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注重以人为本,有效激发了官兵投身部队建设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活力,促进了部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9.
正当我院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一书之际,传来了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的精神。邓小平同志就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试验,排除各种干扰,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讲话,政治局号召全党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是我党历史,尤其是建国以来历史的高度总结。使我们从更高的层次上学习党的历史,而学习党的历史又为我们加深理解"谈话"和党中央精神提供了系统的历史根据。本刊选登了我院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的老师们的学习体会,以交流心得、共同提高,迎接党的十四大召开。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