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舟来 《今日浙江》2007,(1):52-54
2006年11月初,凭借小额信贷模式捧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透露,将同中国政府合作,在一年时间内将其"乡村银行"的模式搬到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62.
“燊”,木字头上三把火。这个读“深”的生僻字,字典上的解释为“炽盛”之意。名字是有灵魂的符号。高用粢,这个2000年冬季入伍的大学生士兵,像他的名字那样,用“炽盛”的火焰点燃了无悔青春,以读完大学上小学的心态,积极适应军营生活,从平凡工作岗位干起。10年从军路,10年成长史。他有过期待、感慨,也有过失落、迷茫,但他始终执著从军报国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63.
黔南州委、州政府机关大院,坐落在匀城马鞍山麓,剑江河畔。在机关大院内,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壮观的办公楼、笔直平坦的水泥路、造型新颖的路灯、玲珑典雅的园林、曲径通幽的林中小径……这一切,宛若一幅宁静、和谐、怡然的水墨画,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这是剑江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自治州一扇文明之光的窗口。 常来到这里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州委、州政府机关大院变美了! 去年仲夏的一天,刚到黔南工作不久的州委书记何永康同志,抽空查看了  相似文献   
64.
许文舟 《时代风采》2008,(12):29-29
去年四月,付了百分之三十的首付款,总算把价值30万元的住房所有权定夺下来。每月开始省吃俭用,工资下发还没有揣热呼,便要直奔银行,排队还钱。每月1600多元的按揭刚好把我的工资瓜分完毕,好在还有稿费应付日常开支,要不又要让赋闲在家的老婆重摆小摊子了。  相似文献   
65.
舟来 《今日浙江》2008,(15):12-15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奥运建设项目竞技场上,没有运气和技巧,赢得胜利只有实力这个唯一通道。而浙江企业进京求战,凭借的正是用浙江精神锻造出的厚重实力。  相似文献   
66.
习惯了对遇到的朋友问一声“你吃饭了没有”,那是过去大集体年代的客气。那时候吃成了大问题,别说酒肉,就是青菜米饭也都是许多人的梦想。因此“,你吃饭了没有”就是中国特色的问候语。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你上网了没有”,“你聊天了没有”是网虫们的问侯;“你的手机带多少像素”则是先锋的消费者所关心的。至于“你离婚了吗”从另类的角度说是可以理解了,在这标新立异的年头,离婚竟成了某些人赶时髦的东西,好像有本事的人才配提离婚一样。近日,看到一个日本大公司在中国总代理商主办的内刊,上面有一条…  相似文献   
67.
一忌"滥奖",现在一些单位为了使大家不产生意见,在评奖问题上,奖励的面过于宽松:除丁总奖以外,还有单项奖;除了团体奖以外,还有小组奖;除了个人奖以外,还有"伯乐奖";除了一般的奖以外,还有特别奖和持等奖;除了真正得奖的以外,还有照顾奖.总之,什么奖都有,什么人都可以得奖.  相似文献   
68.
69.
注释别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舟 《法学研究》1996,(3):108-108
由于专业的缘故,许久以前就知道,史学界不少前辈、同仁都曾有这样一种习惯:在阅读专业论著之前,先要审视其注释,一看数量,即全文共有多少注,与正文的比例关系如何;二看质量,注释中引用的文献是否经典、独到、全面。人们似乎有一种观念:注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论著的水平。由此,对其注释水准的判断有时竟会影响到对论著是读还是不读。 这里显现出来的原则在史学界自然有其特殊的背景,但是,它于学术发展又并非毫无普遍意义可言,因为这里既涉及注释的功能和原则问题,也涉及学术的规范问题。 关于注释的功能和原则,依我个人浅见,除通常关注的学术道德之外,还有两点也颇为重要,其一是支持论证,其二是便利读者。 正如慕槐先生所言,“学术如积薪,每一代人只能在前人之上求得些许进步。”这意味着,我们的学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