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102.
喻中 《思想战线》2022,48(1):91
在佛教盛行、道教兴旺的唐代,韩愈立足于捍卫儒家圣人之道,开辟了一个纲领性的法理命题:依道治国。就像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把法作为国家治理的依据一样,依道治国是把道作为国家治理的依据。根据韩愈的叙述,作为治国依据的道是儒家圣人之道,与老子之道具有本质的差异。儒家圣人之道的实体内容是仁义,具体体现为礼乐刑政。仁义是道之端,礼乐刑政是道之末。通过“求端讯末”,韩愈建构了一个赖以载道、据以治国的规范体系。从思想渊源来看,依道治国命题在内容上主要承袭了孟子的思想,在方法上吸收了禅宗的“教外别传”观念。从思想影响来看,韩愈的依道治国命题构成了“宋学”或“道学”的先导,为宋代的“四书”编纂提供了思想铺垫,构成了中国法理学史在汉宋之间的一个关键性纽结。  相似文献   
103.
喻中 《法学论坛》2016,(5):23-31
在自然科学领域,早已形成了理学与工学并立的知识格局.在法学领域,按照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的分野,则可以形成法律理学与法律工学的并立.法律理学侧重于法学基本原理的探究,可以称为理论法学或法律理论.法律工学主要在于实践与运用,它追求的目标是马克思所说的“改变世界”.法律工学就是法律工程学,也可以理解为实践法学.先秦法家学说主张以法治国,并强调通过以法治国实现国家富强,具有法律工程学的性质.至于法家第三期,则可以视为法律工程学的典型样态.阐明法家学说作为法律工程学的性质,有助于厘清法家学说与法学的关系,亦有助于法学知识体系中法律理学与法律工学二元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4.
105.
喻中 《政法论丛》2015,(2):28-37
从总体上说,梁启超不是坐而论道的书斋学者,他的宪法思想不是学术研究的结果,不能从体系化与本质主义的角度来理解。梁启超的宪法思想是对实践过程的表达,是宪法实践在梁启超心镜中的投射。因此,应当根据"见之于行事"的理路来看待梁启超的宪法思想。从19世纪末到1918年,在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段落里,梁启超在不同的时势背景下,分别强调了宪法的多个面相,这些随势赋形的宪法思想,是流淌的宪法思想,是梁启超"见之于行事"的思想结晶,具有鲜明的液态属性。  相似文献   
106.
针对“辽宁贿选案”导致的辽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能履行职责的现实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辽宁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筹备组.在中国宪法实施过程中多次出现的这种筹备组,可以类型化地称为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组.作为一种具有宪法意义的组织形式与制度雏形,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组的设立有宪法及法律上的依据.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组的权力主要是一种派生性、临时性、程序性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组需要处理好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举委员会、上级人大常委会、同级党委的关系.当然,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组旨在应对的法理危机亦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7.
喻中 《法学论坛》2012,(5):5-11
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司法实践,可以用社会人类学中的功能理论来解释。根据功能理论提供的解释路径,服务大局的司法既是对局部与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理性化表达,亦有助于促成整体之内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运转。服务大局既反映了司法在中国履行的功能,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同时也可以反映司法在其他国家所履行的功能,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历年所作的工作报告,作为理解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基本素材,有效地展示了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108.
民歌、民俗与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民族有一首古老的民歌,歌名叫做“黑骏马”,歌中吟唱的主题,是一个蒙古骑手寻找他妹妹的过程。这是一个古朴而苍凉的故事。作家张承志以这首民歌作为引子,写下了一篇同题小说《黑骏马》(载《十月》1982年第6期)。在这篇小说里,张承志对蒙古民歌的起源进行了深深的思索,并作出了他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9.
喻中 《当代党员》2006,(1):21-21
要确保干部考核这一“指挥棒”不失灵,必须全方位地运用好考核结果。科学的考核结果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可以在多个方面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10.
喻中 《思考与运用》2006,(12):36-36,33
北京城里的天坛驰名中外。它建于1420年,是为明朝永乐18年,屈指算来,已有将近600年的历史了。与古老的天坛相比,1959年才完工的人民大会堂,只能算是一座“年轻”的建筑,——虽然它的名气似乎并不在天坛之下。关于这两所“大房子”的区别,几乎人所共知: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外观光者云集的旅游名胜;至于人民大会堂,则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开会议事的重地——虽然它也是很多人慕名而去的景点。一些旅游者在参观了天坛之后,也许还会乘兴前往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不过,在从天坛走向人民大会堂的过稗中,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