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周强  孙岩 《党政论坛》2008,(23):27-27
一是党纪条期琏着党的生命力。 一个政党能否生存下去,能否发展壮大起来,它从事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都取决于能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曾告诫我们,“全党纪律严明,朝气蓬勃,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胡锦涛同志也反复强调,要“激励广大党员自觉遵守党章和党规党纪”。  相似文献   
12.
李鸣  孙岩 《理论月刊》2010,(2):31-33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形态。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扩大之路蕴涵着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蕴。以生态文明所具有方法原则来指导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就是要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自觉形成对政治参与的价值认同;以生态文明的运行机制,按照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革新体制机制,扩大政治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孙岩 《求实》2008,1(2):65-67
政治参与的扩大被誉为现代社会政治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是社会政治和谐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中国社会中间阶层作为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群体,由于自身的特点和阶层构成,必将在成长过程中积极介入中国政治生活.那么,如何在中国社会现实情况下规范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使之成为中国社会民主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将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非理性和非理性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和非理性主义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非理性是人类的基本精神现象和认知形式 ;非理性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 ,它片面夸大非理性的作用 ,强调内心体验 ,知觉洞察。正确区别二者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1案例1.1案例1姜某,孕40+3周,G2P1,末次月经2009年1月14日,预产期2009年10月21日,10月24日因"无明显诱因阴道流血半小时"于3:30入住产科。查体:宫高34 cm,腹围91 cm,LOA,胎心音142次/min,规则,已衔接,跨耻征(-),宫缩弱。肛检:宫口开大1.5cm,先  相似文献   
16.
孙岩  欧敏  周海洋 《法医学杂志》2009,25(5):386-387
2007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GB/T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以下简称"标准")较之GB/T16180—1996标准更科学、更全面、更明确,也更人性化,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机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由公安机关负责对非监禁刑和监禁刑的社会执行的监督、考察存在着明显缺陷;应由政法委统一指导,在司法行政部门内设立社区矫正执行机构,由司法所负责具体执行,监狱派驻警察协助;应设立假释委员会,负责对假释的裁定工作;监所检察机构应升格为刑罚执行检察机构,负责对社区矫正执行工作进行监督;应制定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8.
执政党认同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考察当代中国执政党认同的相关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向.本文通过对执政党认同的中国特性、认同因素、价值旨归等方面的论述,力求从新的视角探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选择逻辑,从而为更好地推进中国执政党建设、增强执政党认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劳动既是人改造自然界的客观行为,也具 有人的主观目的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来理解劳动价值,实然价值体现的是劳 动的物质财富价值,应然价值体现的是劳动的人文精神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新时 代的历史背景下,劳动的实然价值是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逻辑起点。幸福是人通过劳动得以实现自身价值 的主观感受,真正的劳动幸福体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扬弃异化劳动,重视幸福,实现劳动价值中实然与应 然的统一正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时代阐述。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2月25日,印着五星和镰刀斧头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落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不复存在,俄罗斯联邦作为其继承者登上了国际舞台。从此,中苏关系史划上了一个句号,并揭开了中俄关系的篇章。作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一年来她们之间的关系进展怎样,前景如何?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