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国家赔偿能否继续与错案追究挂钩,这对于现行《国家赔偿法》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有权威学者认为旧《国家赔偿法》之所以实施得不够理想,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赔偿与错案追究挂起了钩。但是,自侵权两分法的角度考察这个问题,则会发现权威学者的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在国家赔偿和错案追究的关系问题上,正确的做法是:有关公职人员无过错的,不应挂钩;有过错的,必须挂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探讨了离婚和感情破裂之间的内在真实联系;然后,以这种联系为出发点并结合其他理由,论述了我国现行离婚理由的不妥之处;最后,在上面探讨、论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立法建议,即应将“婚姻关系确已破裂”作为现阶段我国离婚的法定理由。  相似文献   
13.
鉴于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在制裁和防止滥用公司制度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该原则的本质和目的、适用条件、适用类型以及适用该原则的限制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未来民法典的内容和结构模式在根本上取决于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调整对象不仅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基本私关系,而且也包括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基本私关系。确定民法典的内容时,应当从民法的基本私法属性出发,并遵循逻辑周延的要求,对民法调整对象进行划分归类,从而做到“基而全”。在民法典的结构模式问题上,“现实模式”优于“理想模式”,但相关问题有待澄清;人格权法应当位于分则各编之首,社员权法应当单独成编并位于亲属法之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目前的民法理论认为,除自然人和国家之外的民事主体都属于团体,而这些团体又可以划分为两类:法人和非法人团体。实际上,这种划分所采取的标准是模糊的。通过比较法上的观察,并结合近些年来中国立法对法人概念在理解上的变迁,可以对法人概念重新予以界定:所谓法人,即指除自然人和国家之外的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所有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