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后,在执政方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从不科学、不完善到比较科学、完善的历史嬗变,标志着党的执政方式正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走向更加科学、成熟.  相似文献   
4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目前,部分领导干部在对待作风建设问题上仍存在错误认识,消除这种错误认识,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看待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孟凡强 《党政论坛》2012,(19):19-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逐步开辟出来的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深刻的价值论分析,有利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有利于消除疑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有利于更加自觉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攻坚克难、奋力开拓的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44.
浅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道德修养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些同志片面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甚至把某些道德修养与和谐社会对立起来,出现认识误区。端正认识,走出误区,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注重道德修养,对促进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对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走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缺乏正确认识。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下大气力在全社会进行把干部思想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中来,走出种种认识误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一要克服“当今社会不和谐”论有同志认为,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意味着当今所处的社会是不和谐的社会。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实践证明,我国经过改革开放26年,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不容否认,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确实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46.
时下.民生问题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殊不知,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此缺乏全面理解。往往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导致出现种种认识误区,这势必会影响中央关于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因此,必须下大气力在全社会开展十七大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精神的宣传教育,尤其要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走出这些认识误区,不断提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47.
走出建设新农村的四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误区一:“新村建设”论。有的同志一说“新农村建设”就认为是收农民地,拆农民房,搞“大拆大建”。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不容否认,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房舍、街道缺乏规划,交通条件较差,硬件建设不完善。对此,新农村建设把“村容整洁”作为一项基本特征和目标,但这绝不仅仅意味着新农村建设就是指新  相似文献   
48.
孟凡强  李士谦 《探索》2005,(5):27-2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党内有些同志片面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有些甚至把党性修养与和谐社会对立起来,出现认识误区。端正认识走出误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兼容党性修养,对促进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尤其对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