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区域性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各地以信息化方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新途径,在平台建设中表现出典型的块状经济特征及平台相互融合、多种模式并存、注重增值服务、垂直深耕发展等特点。目前存在法规不完善、规划不统一、组织机构不健全、平台功能未充分发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的组织管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支撑体系的建设,大力推进平台的广泛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2.
陈瑱婕  陈明华 《学理论》2011,(19):46-47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于1930年5月完成论述调查研究工作的著作。该文在论述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和重要性的同时,通篇蕴涵着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被认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3.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提高整个城市的创造力、竞争力和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品牌是提升社区文化的有效载体,品牌建设是社区文化的重要途径.天桥区制锦市社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上百年的文化历史.近年来,济南市制锦市街道办事处积极打造"百年制锦"文化品牌,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做法,对于推进济南市建设文化强市起到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综合国力的提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得到了快速提高,但同样出现了动力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文化投入力度不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政府引导协调能力不足、文化人才缺失等方面。为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应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作为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基石;把加大资金投入作为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把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保障;把政府的引导协调作为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把培养文化人才作为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5.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济南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着眼于济南经济健康发展的长远之策。通过对济南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发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外部、内部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创新融资方式、优化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完善"六大支撑平台"建设,营造济南市中小企业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26.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用效率。要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  相似文献   
27.
在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体系中,期待可能性属于有责性的内容已被确认,但其在有责性中的体系地位却存在争议。事实上,期待可能性应与责任能力、故意过失相区分,不存在包容关系;并且期待可能性是消极的责任要素。  相似文献   
28.
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面临着来自国际环境、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和教育投入低等五大方面的挑战。要推动未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必须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重视基础实施的建设、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国民素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9.
加快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事关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发展中存在动力缺失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及时改进,并以此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我国西南某市151份涉及运输毒品行为的一审刑事判决书研究可知,实践中对运输毒品犯罪的处理呈现出对人身危险性考量不足、量刑普遍偏重等现象.而运输毒品行为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均较低,立法将其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并列规定并不合理.建议将运输毒品罪单列,同时采用“数量加情节”的基准刑确认模式,重新设置该罪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