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69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213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顾长卫导演的电影作品《立春》通过娴熟的摄影艺术和细腻真实的表达方式,演绎了社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小人物理想与现实的抗争。《立春》通过景深镜头、框架式构图和对比色调等多种视觉元素的运用,在回望时代历史的同时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展现了生命的力量。影片塑造的独特人物,丰富了中国电影画廊中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32.
从目前来看,将民事赔偿定位为刑事责任的影响因素(即酌定量刑情节)依然是具有合理性的,而将其作为刑事责任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仅在理论依据上不够充分,而且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也不能作出自洽性的解释。民事赔偿对刑事责任的影响不仅有其条件限制,而且这种影响还具有双向性,即根据不同的赔偿情况,既可能加重刑事责任,也可能减轻刑事责任。就加重刑事责任而言,其实现方式无疑就是从重处罚;而减轻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在理论上则既包括从轻处罚,也包括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  相似文献   
233.
刑罚效益理论是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在刑法学或刑罚学研究中的运用,也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刑罚理论。自由刑的刑罚效益表现为其成本投入和收益产出的比例。自由刑的成本包括资源投入成本和社会代价成本两部分,而其收益则主要表现为预防犯罪的效果。我国的自由刑一直是在高成本、低收益的层面上运行。为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我国的自由刑进行改革:一方面,要在保证刑罚有效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自由刑成本投入;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刑罚执行制度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提升自由刑的预防犯罪效果。  相似文献   
234.
235.
经济合同已经成为高校参与经济活动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事务管理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然而,由于各高校签订经济合同时,大多处于被动地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就高校签订经济合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剖析,以提高合同质量,维护高校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36.
237.
238.
父亲原是一名监狱警察,已退休多年.今年6月28日,当我将那枚落款为中共中央、代表无上荣光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交到父亲手中时,一辈子铁骨铮铮的父亲流下了热泪.父亲激动地抚摸着勋章,眼里闪耀着光芒.他特意换了一身新衣服,连袜子都是新的.戴上纪念章,他颤颤巍巍地拿出一个红色布包,第一次向我展示了他的4件宝贝:第一...  相似文献   
239.
作为私权确认和保障的基本法,《民法典》体现了私权进步的成果和开放包容的品格。如何将私权理念和权益保障的意识与机制引入乡村社会,进而对乡村治理起到积极作用,是民法典时代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做出的阐释与回应。我国基层乡村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复杂多样,乡村伦理、习惯等社会人伦基础以及忽视权利行使的社会环境等,使得乡村社会在规则或程序治理中产生明显的实用主义、结果主义倾向,造成规则失语。面对法律运行的困境,在民法典权利视域下乡村治理应当弘扬私权自治、强调权利行使环境和程序建构中的本土融合等价值取向,体现乡村伦理、习惯与国家法规则的良性互动。将私权价值与本土伦理紧密结合,充分有效地将制定法规运用到乡村社会矛盾解决和乡村治理之中,防范社会矛盾异化和法律适用风险,冲破国家制定法与本土法文化的隔阂,推动现代私权保障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40.
法治是融汇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益与合法性的完美结合;法治思维包括两方面,即法律应当得到普遍服从的思维和良法之治的思维。法治思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观要件和重要内容。建设法治中国、培养和提高法治思维的具体途径包括法治思维的培养、对法治中国建设主体中关键少数法治思维的引导、法律应当得到普遍服从的法治思维的形塑、良法之治的法治思维的形塑、营造有利于法治思维建设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