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侦查权是国家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为实现侦查目的,依法定的侦查程序,运用特定的侦查手段开展侦查活动的权力。从内容上看,侦查权可分为案件侦查权和侦查监控权两个层次。在我国,侦查监控权主体的法律地位尚未予以依法确认,侦查监控权主体内部权能的划分也不合理。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研讨,希望有助于立法和司法实践。一、侦查监控权概述(一)侦查监控权的提出本文采用“侦查监控”而不采用“侦查监督”这一范畴,是因为就侦查监督而言,包括立法机关对侦查机关的监督,又包括专门机关对侦查机关的监督,上级侦查机关对下级侦查机关的监督,侦查机…  相似文献   
12.
(一)公务贿赂犯罪侦查 这是一篇关于公务贿赂犯罪侦查的业务指南。本文旨在帮助侦查员和检察官对重大公务贿赂犯罪进行侦查。本文做出如下假定: 1、侦查的整个过程要求包括检察官、侦查员、查账员及其他帮助办案的人员夜与继  相似文献   
13.
论洗钱犯罪的特征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洗钱犯罪的特征及法律对策●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邹明理硕士研究生宫万路据统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每年全球毒品交易额已超过5000亿美元,占国际贸易总额的七分之一以上。①与此相对应,来自其他诸如逃税、走私、诈骗、贪污、受贿和资本外逃等犯罪所得也与毒品交...  相似文献   
14.
侦查权合法、有效地运行关系到国家权力,尤其是刑事司法权力的正确实现,因而研究侦查权运行的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侦查权的运行应遵循依法授予、侦查权确立不可泛化侦查权不可委托、转让和放弃、侦查权不得滥用、侦查权的实施要受制约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论鉴定人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我国鉴定人制度和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完善鉴定人法律地位、资格,鉴定决定权与鉴定人作证制度等问题.提出我国鉴定人法律地位证人化,鉴定人资格规范化,鉴定决定权当事人化,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拜须经资格审查,鉴定结论受传闻规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论侦查权的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司法界在法律用语上对使用“侦查”还是使用“侦察”尚存争议,直接影响对侦查和侦查权概念的界定。经考证,笔者认为在法律用语和司法实践中都应规范为侦查。由此,对现有侦查权概念进行归类与评述,认为侦查权概念应界定为:国家侦查机关,为实现侦查目的,依法定的侦查程序,运用特定的侦查手段开展侦查活动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行侦诉分离的诉讼制度,侦查终结具有独立的程序意义并在刑事诉讼法中有专门的规定。我国侦查终结的程序意义或者是侦查程序向起诉程序转换的环节,或者是终结整个案件的程序;其实体意义是查明全部案情,确定是否存在犯罪嫌疑和存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性,并为起诉或不起诉作好准备。侦查终结的条件应以是否完成侦查的任务,实现侦查的目的来设计。侦查终结后对案件的处理权应归由公诉主体。  相似文献   
18.
治安承包模式源于国外的警察承包制,这种警务制度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一系列运作条件。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条件所限,治安承包模式不宜推广适用。我国新时期警务改革应注意明确警察机构的角色和定位、建立良好的机制、树立科学的警务理念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警方调查的犯罪中,包括那些最终被法庭定罪的犯罪,多数都未使用物证。实际上,在多数调查中,这些物证只是一个有限的角色,而且犯罪事件的结局更少见受科学分析的影响。这样,尽管流行的观念恰恰相反,物证的使用和法庭科学的应用实际上并不重要;系统化的侦查和科学成果并没有成为刑事调查程序或者刑事侦查工作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笔迹鉴定中有一条基本原则,即检材与样本之间如有一个本质差异存在,则其提供了排除两者同一的依据.但是,由于对本质差异存在不同理解,这一原则在实际检案中很难进行操作.文献资料表明目前尚无对于本质差异的统一标准.当鉴定人发现检材与样本之间存在差异时,他们面临着一个难题是排除嫌疑人?亦或仅为无法认定嫌疑人?笔迹鉴定中十分关键的是对笔迹特征的合理解释,可能导致对差异价值的不同解释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检材与样本之间有单一特征或字母不同;2、书写模式上存在如草书与印刷体的不同;3、检材书写笔画质量差于样本笔画质量;4、样本不充分;5、书写有伪装,导致检材和样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