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0年前,贵州天柱县公安局刑侦中队队长张秀昊为民排爆,被炸成重残,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模。走过十年黑暗长路,由爱妻引航,他又一次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人生精彩,被评为全国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再一次走上了英雄的舞台……  相似文献   
22.
2006年6月12日深夜,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突袭贵州省望谟县油迈乡。在这场夺命洪灾中,教师韦正雄面临了一场亲情与道义的抉择:在八米多高的洪峰里,一边是身高仅1米左右生死未卜的32名学生,一边是危在旦夕的7名亲人,在这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他该救谁?  相似文献   
23.
父兄被害,弱女子被卖他乡今年24岁的袁丹玲出生于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冬妹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袁仕德老实忠厚,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常年在外做木工挣钱。母亲李永英年轻漂亮,在家操持家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袁丹玲和比她大两岁的哥哥经常被人骂作“小杂种”。稍微懂事后,她发现父亲不在家时,本村一个叫王代碧的男人常和妈妈说说笑笑;父亲回来时就和妈妈吵闹,两人的关系非常紧张。1992年3月1日,已13岁的袁丹玲和哥哥袁国林从亲戚家玩耍回来时,却发现已多日不外出的父亲没在家。袁丹玲便问母亲:“妈妈,我爸哪里去了?”李永英结结巴巴地说:“…  相似文献   
24.
新千年的第一波春潮,掀起了西部大开发的惊涛!偏居我省一隅的黔西南州顶效开发区,挟改革狂飚,立于西部大开发的潮头,超前谋划,抢先行动,浓墨写华章。 (一) 谋定速动,不等不靠,举债3000多万元,打响一场对接国家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为迎接西部大开发争取主动权。 当你踏上曾一度沉寂的顶效开发区,你会强烈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25.
安龙招堤     
盛夏绿柳嫩,十里菱荷香。 从安龙县城北行一里许,视野开阔,空旷的平畴中,岗峦起伏,青峰连缀,绿柳如烟,“十里荷花”竞相开放……这就是令人神往、历史悠久、融山水堤桥亭花树诸景为一体,汇历代文物于一地的贵州十大风景区之一的安龙招堤。 远远地,映入眼帘绿树遮掩的是一座四柱三门、绿瓦覆顶、雄伟壮丽的仿石牌楼,坊顶“招堤”二字遒劲有力。走近牌楼细看,四柱分别刻有民国初年安龙籍留日学生贵州自治学社社长张鸿藻的拟联:“我从日本归来,漂大海,渡长江,经许多无边风月,还是此间极佳;人到招堤览胜,怀招公,建亭阁,  相似文献   
26.
月薪不足千元的李光华认准了一个理儿: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于是,他苦撑着资助20多名家庭残缺的孩子,为他们铺筑求学之路。 为此,他帮人修马桶.通下水道,甚至给死人装殓……  相似文献   
27.
岑大明 《农村青年》2010,(10):24-27
一场怪病使她失去手掌和脚掌,成为“无掌”女孩,宛如安徒生童话里的“美人鱼”。因为自卑,她的心里暗淡无光。这时,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的一封封来信点亮了她的心,激励她考上了大学,爱情也在他们的心里滋生了。然而,同样因为自卑,  相似文献   
28.
岑大明 《农村青年》2010,(11):22-25
80万,工薪阶层工作一辈子不吃不喝也筹不了这个数,而对月薪只有193.5元被列为清退之列的“最后民办教师”赵鹏更是天方夜谭!身患白血病的他转入贵阳医学院附院,已是气若游丝、奄奄一息,面对巨额的救命款,他放弃了对生的期冀!  相似文献   
29.
岑大明  孟威  李永忠  孟航宇 《当代贵州》2010,(16):M0003-M0003
<正>贵州顶效经济开发区1992年建区,1995年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全区国土总面积107.7平方公里,辖1镇4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5万余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与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市隔马岭河相望,距兴义机场16公里、距贵阳321公里、距昆明320公里、距南宁500公里.  相似文献   
30.
一个靠捡废品资助贵州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女大学生,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山里的孩子竭尽所能捐款,挽留她的生命。然而,她却放弃治疗,将捐款退还连学费都交不起的孩子们。 谁知,孩子们再一次将捐款和一颗颗炽热的反哺之心寄来:“我们想读书,但不能没有姐姐!”这纯真的心声,激起了她对生命的渴望。她毅然踏进那所边远山区的小学支教,让即将枯萎的生命像漫山遍野的红杜鹃迎春绽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