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5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57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5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79篇
法律   1265篇
中国共产党   343篇
中国政治   581篇
政治理论   170篇
综合类   35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87篇
  1983年   84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77篇
  1979年   39篇
  1964年   23篇
  1962年   18篇
  1961年   13篇
  1959年   16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充满复杂性的时代,关注领导力是有必要的。在以快速变化、高度工业化为特征的第三个千年中,通讯与信息技术时代与数字世界需要能够推进世界革新的领导人。由于教育系统已经将培养政治领导、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领导人涵盖其中,而这些领导人将把握社会方向,促进世界发展。因此,学生领导力成为现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领导力发展六边形理论,内涵丰富,从个人、集体和社会各个角度出发,建立系统性观点,旨在进一步推进学生领导力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5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是适应我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社会和谐离不开性别的和谐.性别的和谐主要表现为性别关系的平等、互补与合作,表现为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以及角色的定位.本文主要从社会和谐视角出发,探析新疆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女性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人角色定位以及个人社会化程度的变化,从而说明,民族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的发展,也就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3.
本文对中东欧国家自1989年以来发生的后社会主义制度转型进行了理论和现实的阐释,考察了其历史特性,批驳了该地区已经在制度上成为完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的论点,而认为中东欧国家在转型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章强调,后社会主义市场转型进程不会呈直线型发展.在现实社会主义经济体的市场改革与后社会主义市场转型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只有在更加精确地确定目标,同时不是将制度转型当作是自我实现的目标的前提下,不同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才会取得更好的转型绩效,否则会朝相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4.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过去、现在及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现状 继俄格冲突以来,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戈尔巴乔夫时期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糟糕.  相似文献   
155.
近年来,中亚地缘政治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传统地缘关系被打破,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中国、俄罗斯由于自身实力的变化,以及各自在中亚目标存在异同,双方在中亚形成既融合又竞争的态势,而作为中俄在中亚共同的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同样也面临着复杂的发展前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确定因素的增加,中亚可能成为更复杂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6.
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处在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时期。各级工会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全国总工会的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建设大美新疆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团结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为进一步加快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57.
国际经验表明,地区发展可以成为大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在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的背景下,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的研究团队对鞑靼斯坦共和国的发展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从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期起,鞑靼斯坦共和国的发展管理模式,在俄罗斯就被视为实践典范。当前在鞑靼斯坦共和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投资环境,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特点在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可预见度高,且能够为地区重点项目的投资者提供切实保障,地区商业支出与投资风险低。鞑靼斯坦共和国主要精英群体在利益方面相互协调,在地区发展重点与实现路径上具备共识,这在过去是而且也将持续是鞑靼斯坦共和国发展的重要优势。鞑靼斯坦共和国能否建立起在亚洲国家成功运作的追赶型发展模式,这将取决于当地精英能否找到应对近期地区新挑战的共识性对策,同时也取决于俄罗斯联邦层面的地区政策架构。封闭性的固定资产所有制结构,以及劳动报酬水平落后,是鞑靼斯坦共和国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158.
本刊2012年第3期刊载了20世纪上半期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鲍里斯·布鲁兹库斯(Boris D.Brutzkus)的《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上卷1—6章,2013年第1期刊出该书上卷第7—10章及下卷第1—2章,2014年第1期刊出了下卷第3章1—3节。本期刊出该书下卷第3章第4—6节及第四章。至此,全书连载完毕。鲍里斯·布鲁兹库斯,1874年10月生于立陶宛,1908年在彼得堡农学院任教,1918年任彼得堡农业研究所教授,作为俄罗斯一流的农业问题权威,1922年任农业人民委员部彼得格勒省农业计划委员会主席。还在苏俄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1920年,他不断发表演讲批评苏俄的共产主义试验。1921年底将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经济问题》为题,在俄国技术协会第十一部(工业经济部)创办的《经济学家》杂志上连载。杂志的立场和观点受到列宁、季诺维也夫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激烈指责,杂志被查封,布鲁兹库斯和杂志编辑部其他大部分成员被捕并被驱逐出境。布鲁兹库斯被驱逐后去了德国,任柏林俄语学院教授。他和一些被驱逐的俄国学者一道创办了"俄罗斯科学研究所",继续从事苏维埃俄国经济问题研究。德国纳粹上台后,"俄罗斯科学研究所"宣告解散,布鲁兹库斯谢绝英国伯明翰大学的邀请,前往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任教。大战爆发前患肺癌去世。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布鲁兹库斯的《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第一次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亲身体验系统地批评了计划经济体制,论证了市场经济必然性与合理性。冯·哈耶克把布鲁兹库斯与冯·米瑟斯和马克斯·韦伯并列为20世纪早期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核心问题的开拓者,认为他们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显示了非凡的预见。种种原因,中文读者对布鲁兹库斯了解甚少。本刊1997年第1期发表的俄罗斯经济史专家列·希罗格罗德的文章《论布鲁兹库斯及其专著〈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央编译局张文成教授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2期上的文章《计划经济体制命运的预言者?——布鲁兹库斯及其〈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可能是对布鲁兹库斯作系统介绍的仅有的两篇中文文献。刊发《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望能有助于学界对这位思想家的研究。本译文根据George RoutledgeSons,Ltd.1935年版译出。  相似文献   
159.
国际关系中一个经久不变的现象是:当霸权国的地位受到崛起国的威胁时,它们之间的竞争有可能演变为冲突。现实主义认为这种导致战争风险的权力斗争不可避免,而"和平崛起"理念恰与现实主义这种"霸权易位、战争难免"逻辑相反。中国近十多年来一直承诺要"和平崛起",而且可能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时就已经奉行"和平崛起"政策。回顾历史,能够声称自己是"和平崛起"的现代大国可能只有美国。中国和美国是仅有的两个试图和平崛起的大国,考察它们各自历史经历的异同是一项有研究价值的工作。美国崛起于1865—1945年,在时间上比当今中国的崛起早一个世纪,虽然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崛起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但如果有经验可供借鉴的话,中国可以从美国崛起之路学到哪些?本文在深入分析"和平崛起"的含义和中美"和平崛起"的案例可信度的基础上,比较当今中国的崛起过程与19世纪晚期美国崛起之路的主要相似点和不同点,得出了可供中国与国际社会参考的六条经验。  相似文献   
160.
英刊《亚洲太平洋商业评论》2005年3月号刊登了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经济系的根纳季·卡扎克维奇和拉塞尔·史密斯题为《渐进主义与休克疗法:重新解读中俄改革经验》的文章。与普遍观点不同,该文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如果综合起来看,能被当成真正的“休克疗法”。我们选登此文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种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经验的新视角。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引言对中俄两国分别采取的转型模式———渐进主义和休克疗法———的比较一直都是学术文献、媒体和政治辩论中的热门话题。许多学者,尤其是俄罗斯学者都称赞中国渐进而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