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145篇
中国共产党   150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41.
劳动者不仅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我国深化改革涉及内容广泛,其重点之一应当是提高劳动者群体的社会地位,使其诉求能够得以畅通,权益能够得以保障,在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使他们真正成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以此作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42.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的具有公共性意蕴的现代化新路,是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忠实践行和时代拓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互动不仅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现实存在形式,也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出场语境。基于物质生产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的关系理性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发展动力,通过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公共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实公共性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意涵实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新时代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它启示我们要以依靠现实的人为实践主体,以立足现实的社会为存在基础,以推动公有制为主体的物质生产为根本动力,以培育互依性的人际关系为价值指向,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内容,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愿景,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本清源、厘清思路、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543.
目的 观察针刺对睡眠剥夺受试者面部新陈代谢热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健康青年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正常睡眠组(A组)、睡眠剥夺组(B组)、睡眠剥夺与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申脉、照海穴针刺治疗组(C组)和睡眠剥夺与非经非穴针刺治疗组(D组)。A组保持正常睡眠状态,对B、C、D组同时进行24 h睡眠剥夺,次日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4组受试者面部热值,及观察C、D组针刺治疗后面部热值的变化。结果 红外热成像图显示,A组面部呈温热状态,B、C、D组面部呈高热状态。A组热值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5)。B、C、D 3组热值多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针刺治疗后面部热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C组治疗后面部热值降低值显著大于D组(P<0.05)。结论 睡眠剥夺可导致面部热值升高,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申脉、照海穴针刺能够降低睡眠剥夺者面部较高热值,且疗效优于非经非穴针法。  相似文献   
544.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疼痛患者1 621例,其中闭合性胸肋部软组织损伤1 080例,腰背肌筋膜炎181例,肩关节周围炎360例,将每种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中药的乙醇提取液喷洒患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于3种疾病,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45.
朱延静  陈文韬  马壮 《台声》2023,(11):88-90
<正>《甄嬛传》《狂飙》《流浪地球》……近年来,众多优秀的大陆影视作品跨越海峡,在对岸走红,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到大陆,逐梦演艺圈。近日,3名台湾文艺青年做客中国新闻网《青听·两岸》栏目,分享了他们在大陆的光影故事,畅谈两岸影视产业异同,期盼未来透过更多的交流,共同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