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1.
中国已经进入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西北地区更是具有独特的社会、民族问题,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要求。随着社会结构快速转型,有关部门应从社会学的视角和理论入手,探讨西北民族地区独特的社会民族问题,深入剖析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与方向。  相似文献   
22.
国内疫情发生后,祖国一度陷入防疫物资紧张的困境,为此,我会向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发出倡议书,号召大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祖国抗击疫情捐款捐物、为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贡献侨界力量。  相似文献   
23.
如何认识企业家和制度的互动关系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通过对一战时期关、德两国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互动分析,来说明和折射企业家和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可能出现和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应该直面高校意识形态的现实挑战,必须在社会思潮交锋中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众所周知,高校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最密集,思想与政治引领的任务艰巨。当前,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在高校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面临诸多复杂的现实挑战。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既需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思想的地位,又需要结合高校社会思潮斗争的时机,革新价值思维、立足实效性,以爱国意识培育独立精神、以真学实宣增强话语自信,以自觉话语斗争破解西方社会思潮的魅影。在明确目标、任务和准则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阵地作用,彰显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智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能力。  相似文献   
25.
展现在笔者面前的是四张八开大纸,写着2800多个人的名字,它是一张受济人员名单。可它却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一次性的受济,而是享受终身受济人员的名单。对2800多人进行终身施  相似文献   
26.
张姝 《行政与法》2004,1(12):58-60
社会保障权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平等地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权利主体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不仅仅限于劳动者群体、弱势群体等特定的主体;在主权国家内,它的享有者也不仅仅限于其公民,还应包括其范围内的所有居民。社会保障权的义务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国家是社会保障权的第一义务主体,对社会保障权的实现负有终极义务和责任;用人单位基于与个人的雇用关系而对其雇员的社会保障权负有一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27.
张姝 《行政与法》2007,(6):54-55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其运转成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保障事业的前途。为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要依法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强化基金征缴,加强基金管理,防止基金流失,规范基金运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28.
时间序列分析法在公安边防情报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方法的运用,在许多学科建立和完善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因此,在公安边防情报学的情报分析体系中也已将数学方法纳入其中。文章将时间序列分析法引进公安边防情报分析体系中,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将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检验,验证了该方法预测结果的确实可信性。  相似文献   
29.
商业秘密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与作用日益引人注目,随之而来的商业秘密权益归属、商业秘密侵权等问题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为切实保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亟需在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0.
确立并维护秩序是法的重要功能,是一切立法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当前的地方立法,在体现秩序价值方面还存在不足,其现状与社会对它的期望值之间,尚有较大差距。本文即欲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析,引起立法者的重视,以切实提高立法质量,使法的社会价值得到最好的体现。一、地方立法中的秩序分析我国的地方立法,是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确立这一体制的初衷:一是为了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各地的实施,二是可以使各地方根据本地社会发展的实际,先于国家立法,对某一领域实施法律调整。实践证明,地方立法对于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