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后,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海南长远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南和新加坡同为岛屿性经济,但海南的主要经济指标与新加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本文就新加坡的相关经济、外贸政策法规进行描述,并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进行初步的论述,为海南省在国家宏伟战略中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最终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2.
随着大连大窑湾三期码头开港日期的临近,历时3年多建设的大窑湾三期17号、18号泊位堆场工程、地基处理工程、三角区疏浚工程、给排水管网工程、通信管网工程及电力管网工程等多项工程近日陆续通过集团验收。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单体工程的验收标志着大窑湾三期17号、18号泊位投入使用进入倒计时。  相似文献   
43.
我国现行刑诉法规定,被害人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决定不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起自诉,予以救济。从而,在我国确立了“被害人自诉救济制度”。我国被害人自诉救济制度较之国外有关立法具有自己的内容和特点,体现了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合理精神。然而,该制度适用自诉程序的规定给我国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均带来弊端。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取消该制度而代之以被害人司法审查申请制度。  相似文献   
44.
2008年1月29日,宁波辰佳电器有限公司在宁波银行开具号码为GA/0103201444的银行承兑汇票一份,该汇票的出票人为宁波辰佳电器有限公司,付款行为宁波银行慈溪支行,收款人为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到期日为2008年7月29日。  相似文献   
45.
多元主义正义论是继古典一元论的正义模式和罗尔斯的正义两原则而起的一种最新的正义理论形式,其目标是通过对团结的社群、工具性联合体以及公民身份这三种人类关系样式的分析,用需要、应得和平等三原则融会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46.
民工狂潮是否会重卷广州城?读罢《5000万民工狂潮》(见本刊6月号),读者一定还常常在思考这“浩瀚之水”的利利弊弊。日前,在东山区环卫局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触发了一个新的话题——谁来扫大街赖洪坚(区环卫局党委办):我局来自外省的临工目前就有300多,占整个职工队伍的1/3,他们分别从广西、湖南、四川、陕西等地而来。而街道环卫站的这个比例就更高了。曹振明(区环卫局政工研究会):显然,环卫队伍后继乏人。现时,城里人就业容易,让他们选择这  相似文献   
47.
张小玲 《法商研究》2006,23(3):102-108
对于检察机关起诉时指控的犯罪事实与罪名,法院能否变更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变更,均取决于诉判同一原则的要求。以诉判同一为尺度,我国立法应当进一步明确人民法院变更指控罪名的权力,并建立相应的程序机制;确立“规范性事实同一性”作为判断“公诉事实同一性”的标准,限定人民法院变更指控事实的范围。  相似文献   
48.
本文尝试从遗失物拾得制度的目的论视角对该制度进行论述,探求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期更有效实现遗失物拾得制度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9.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分流”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随着刑事诉讼效率价值的凸现、刑罚目的的转换 ,程序分流在两大法系各主要国家得到了普遍确立 ,并有不同程度地发展。在我国 ,有关立法与实践同样体现了程序分流的内在精神。但相比之下 ,我国目前进行程序分流的机制还不够健全 ,具体制度亦不尽完备。对此 ,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0.
论刑事证明标准及其层次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刑事诉讼中,由于诉讼阶段不同,认识的层次和阶段任务有所差异,这就决定了在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应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同时,由于证明责任机理的存在,控方与被告方所负的证明责任或举证责任的性质不同,导致对控、辩双方所适用的证明标准有所差异。另外,从诉讼效率及保护人权出发,对于不同的证明对象也应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本文在考察国外立法例以及对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证明标准的多元化和层次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