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法律   70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81.
公诉权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智辉 《中国法学》2006,(6):109-121
综观世界各国关于公诉权的规定可以发现,公诉权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公诉权的行使必然对被追诉人以及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甚至包括检察机关本身产生一定的制约。因此公诉权的行使应当十分慎重。为了防止公诉权的滥用,提起公诉应当坚持必要性原则,应当具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应当设置有效的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82.
论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宪法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个根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83.
检察改革宏观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察改革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检察改革 的目标应当定位为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围绕这一目标, 通过司法体制改革和完善立法扩展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的空间,增强法律监督的能力,改革行政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4.
张智辉  贡俊平 《中国法律》2005,(1):11-12,62-64
中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的权威.在全社会形成依照法律规则办事的良好氛围。但静态的法律变为动态的对社会发展起到规范作用的实际运作中的法律,又需要通过司法人员适用法律的实践活动。司法是重要的国家权力资源,为保障司法权力按照预先设定的轨迹正常运行,需要对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实施监督.  相似文献   
85.
《人民检察》出版500期,我作为编委,感到非常高兴。检察系统有许多刊物,有人认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不符合办刊规律与定位。检察理论刊物有很多类型,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级到省级、市级,很多区县也在搞。《人民检察》应引领检察院机关刊物,在这些机关刊物里,《人  相似文献   
86.
检委会的决策对于人民检察院的整个工作具有重大影响。保障检委会决策的正确性,离不开科学的程序设计。检委会决策的程序包括前置程序、汇报程序和讨论决定程序。为了检委会的顺利召开,应设置三方面的前置程序。各级人民检察院都应当设立专门的检委会办事机构,由检委会办事机构指定专人对提交检委会讨论决定的每一个案件进行阅卷。在决定程序中,应当就每一项议题的内容进行表决,以便形成决议。在决定重大案件的过程中,应当就提请讨论决定的每一个问题逐一进行表决。在检委会对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过程中,无记名投票的表决程序应当作为检委会决策的必经程序。在决策可能存在重大错误时,设置必要的救济程序,是保障检委会决策科学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7.
关于倡导见义勇为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扬中华民族见义勇为传统美德,对于动员和鼓励人民群众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搞好社会治安,伸张社会正义,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既是贯彻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搞好新时期社会治安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社会正气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就倡导见义勇为的几个问题加以初步的研讨,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8.
<正> 犯罪,按其行为方式来讲,可分为作为的犯罪和不作为的犯罪。不作为的犯罪,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有别于作为的罪犯,同时也由于它的这种特殊性容易与不具有犯罪性质的行为相混淆,因此,深入研究不作为的犯罪,对于严格地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准确地同不作为犯罪作斗争,保护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诉,都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89.
调查权的范围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司法体制、检察机关的任务、司法资源;调查方式包括:案件受理权、直接调查权和间接调查权;从调查手段看,调查权分为一般调查权和强制调查权.调查权是各国检察机关普遍享有的一种权力,在我国,检察机关的调查权尤其必要,这是由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决定的.  相似文献   
90.
论《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运用刑法的基本原理,并紧密结合近年来惩治贿赂犯罪的司法实践,对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规定的关系人受贿罪进行解读,从罪名选择、犯罪构成要件、与受贿罪的界分等方面,提出了适用这个新规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