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民事证据调查收集与秘密保护制度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的调查收集与秘密特权的保护是民事诉讼中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文章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证据调查收集和秘密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宋力争拥有三家企业,分别是廊坊市三利木业有限公司,霸州市三利热轧带钢有限公司,霸州市三利钢木制造有限公司,另有一个控股企业——霸州市新利钢铁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4亿多元。2004年纳税1500万元,2005年可纳税2700万元以上。宋力争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事经营到现在已有24个年头。这其间,他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也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和汗水。到如今,他有了业绩、有了成功的喜悦,然而却没有高傲和自负。他保持着艰苦朴素、谦和诚恳的良好作风,更为人称道的是,他对社会、对弱势群体十分慷慨,被誉为“兼济群众”的楷模。也许是曾经饱…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律师从第一次讯问时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介入诉讼,律师有会见权,但立法上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接受讯问时就享有律师在场权。律师在场权在我国确立还存在许多障碍,然而,鉴于律师在场权在侦查讯问时的积极作用和在整个诉讼中的作用,我国应该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律师在场制度,并且积极转变观念,改革与之相关的诉讼制度,使律师在场权成为可以实践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缓刑是当代刑罚制度的"宠儿",它是集刑罚社会化,法律化,个别化,人道化于一体的刑罚制度,符合刑法的价值取向和人类社会价值进步的潮流,彰显了刑罚的宽严相济的政策精神,它在我国刑罚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缓刑制度自发展以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缓刑制度在立法与司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为此从我国缓刑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完善的措施,促进缓刑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5.
16.
论合议庭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永泉 《法律科学》2001,(5):115-122
文章首先认为追求裁判事实的客观化和体现法律的精神 ,以及审判权的相互制约 ,是设置合议庭的内在机理和功能所在 ;其次 ,文章就禁止弃权、展示心证过程、发言顺序限定、过半数判决等合议原则进行了论述 ;最后 ,分析了我国审判实践中合议庭的运作现状及其弊端 ,并就如何改进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现行民事拘传制度的缺陷(一)我国将拘传的对象仅限定于被告我国现行民事拘传制度适用范围主要限定于赡养、抚育、抚养、必须出庭才能查明案情等类型案件中的被告,以及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原因主要是考虑到这类案件的处理需要当庭听取被告的意见,查明被告的工资收入情况和抚养、赡养能力、偿债能力,让其  相似文献   
18.
执行前和解协议法律效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效裁判确定的权利义务,当事人有权进行处分;当事人在执行前达成和解协议,应当理解为履行义务、处分权利的表现形式;执行前和解协议本质上是以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为基础和前提,双方履行该义务达成的民事协议,应当具有可争议性和可诉性;对执行前和解协议进行审理和裁判应当以生效裁判作为事实基础,不构成重复诉讼,也不违背生效裁判的既判力;执行前和解协议仅仅具有实体法效果,而执行程序中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则同时具有程序法和实体法双重效力。  相似文献   
19.
论民事鉴定制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永泉 《法学研究》2000,(5):114-123
我国应当把鉴定人的性质定位于既作为法官辅助人员又作为证据方法 ,二者并重。应当明确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 ,并作出对其质证、认证以及审查采信的程序规定 ;将鉴定人主体扩大到自然人 ,赋予当事人选任鉴定人的权利 ;完善对鉴定人的回避制度 ,保证鉴定人的中立和公正 ;并应明确规定鉴定人的鉴定义务和出庭陈述义务以及过错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一、设置合议庭的内在机理及其功能 (一)追求裁判事实基础客观化 司法审判的公正性无疑应当以裁判基础的真实性为基本前提,裁判基础(对事实的认定)的真实程度越高,裁判的公正性也就越高。尽可能地克服法官在认定事实中的“意志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接近案件的客观真实,使法院裁判客观化,是设置合议庭制度的内在根据之一。因为在合议庭共同认定事实的情况下,每一个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的逻辑思维过程中,既包括有客观的、合理的成分,同时也必然含有法官的“意志性”和“创造性”。在许多情况下,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中所包含的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