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440篇
中国共产党   524篇
中国政治   580篇
政治理论   180篇
综合类   2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城市发展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多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它属于物质文明建设范畴,但又具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属性。城市化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休戚相关,不可分割,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22.
批捕听证程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我国刑事诉讼中批捕环节的运作并无具体程序可遵循 ,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遭漠视 ,批捕权未得到有效规制 ,因而是不公正的。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建立批捕事前监督程序———听证程序的设想 ,论证了其对于建立公正、高效的批捕制度的价值 ,同时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3.
读者来信     
彭复生 《公民导刊》2007,(12):58-58
《公民导刊》:人大代表的精神食粮;“以案说法”能不能期期都有?  相似文献   
24.
“情事变更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情事变更原则,指作为法律关系(主要指合同关系)存在的前提的情事,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非当初所能预料的变化,如果仍坚持原来的法律效力,将会产生显失公平的结果,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将合同变更乃至解除的原则。是否应承认该原则,曾在我国民法学界引起广泛的争论和探讨。而今天,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案件的批复中已承认了这一原则,对该问题争论的焦点已发生了转移。当前面临的是如何运用和完善情事变更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法院判决之前的人大法律监督祁瑞林,彭生发对“一府两院”的执法活动和工作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在人大监督职权的行使中,法律监督是重点,又是个难点。从目前地方各级人大实施法律监督的情况看,人体上都采取以下四...  相似文献   
26.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我们莱州市检察院加大了出庭公诉改革力度,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到目前共有10余起公诉案件有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这种做法强化了公诉人的指控效果,减少了控辩双方在某些问题和环节上的无谓争论,消除了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由于侦查机关办案过程不公开而产生的猜疑和误解,从而大大提高了公诉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庭审效果和社会效果。一、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案件范围和证实事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目的是对案件事实证据的再证实而不是对案件事实的直接证实,是对案件侦查过程的证实,而不是对案件事实过程的直接…  相似文献   
27.
毕丽娜 《青年论坛》2006,2(1):34-36
法律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一个低文化素质的公民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单纯的法制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结合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得他们对民主、法制理论有了系统的理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第5条规定了"参加有组织犯罪集团行为的刑事定罪"问题,要求各缔约国将该条所规定的"故意行为"规定为国内法上的"刑事犯罪"。然而,在我国现行刑法中,无论是总则有关"犯罪集团"的规定,还是分则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都不能完全解决公约所要求的刑事定罪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刑法相关概念与公约相应规定的关系入手,立足公约立法精神,结合我国立法现状,提出了改进、完善我国相应刑法规范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9.
30.
18.什么是共同违纪?对共同违纪人如何处理?答:共同违纪,是指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犯党的纪律。构成共同违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其一,共同违纪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违纪行为。即违纪人共同参与了某一种或某几种《处分条例》所规定的违纪行为,每个人的行为,是整个违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二,共同违纪主观上必须有共同违纪的故意。每个参与共同违纪的人都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违纪行为,而且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一道实施违纪行为。共同违纪故意使共同违纪人之间的行为彼此联系,成为协调一致的共同违纪活动。共同过失违纪不构成共同违纪,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