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变更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合同变更,《招标投标法》禁止对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进行变更,应当从合同法并结合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特点界定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含义,区别实质性内容变更与非实质性变更。在中标合同约定范围内因设计变更、自然条件、工程量、签证与索赔等因素依据中标合同约定对标的、数量、价款、履行期限进行变更,未损害其他未中标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均属非实质性变更。情势变更下应允许对合同实质性条款进行变更。非强制招标项目一旦自愿采用招标方式订立合同,也不得进行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变更。  相似文献   
12.
在反贪侦查活动中,犯罪嫌疑人对检察机关的调查稍有察觉,就会毁灭、假造证据,串供、转移赃款赃物,所以反贪侦查必须善于抓住时机,快反应、快出击快取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犯罪分子容易隐匿、毁灭的主要证据固定下来,以快制胜、以快追赃、以快突破关系网,否则反贪侦查工作将会陷入被动,处于重重困难之中。下面就我们在办案当中的一点体会跟大家进行一下交流:一、要保持清醒头脑和明确意图。准备充分,计划周密,把握初查到立案的转换时机,在秘密初查上下功夫。当前,执法环境比较复杂,各种关系网、人情网严重干扰案件的正常办理,这就要求我们根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壮大,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如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已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常熟市的实际,试谈一些看法。近年来,常熟市的非公有制经济无论从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档次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至2 0 0 3年9月,全市私营企业累计达110 0 0家,注册资本突破15 0亿元,安置就业人数超过3 0万人。尤其是涌现了一批销售额在5 0 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已成为引领私企发展、提升全市经济的排头兵。为了正确把…  相似文献   
14.
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苏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我们从实践中感受到:建立“乡镇企业小区”,是合理布局乡镇企业的有效措施,也有利于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和不断攀登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人口逐渐趋向老龄化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农村养老事业,确保老有所养?最近,我们通过对常熟市部分乡镇的调查,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看法。(一)我市从1982年起开始步入老龄化城市。近几年来,老年人口的比重平均每年以4—5‰的速度增长。至1989年底,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3.3万人,老龄化程度为13.2%,比1982年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老年人口达到10.64万人。面对这种情况,我市各级党政组织从密切党群关系,稳定政治、经济、社会的高度,重视关心老年生活,把解决农村老有所养问题作为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征地和拆迁,引起了许多的法律纠纷案件,处理不好甚至可能成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在这些拆迁纠纷的背后,是政府、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纷。本文针对法律层面和现实层面对土地使用权的忽视,提出土地使用权作为公民合法享有的财产权利,也是与房屋所有权有区别的权利,对其补偿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且针对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土地使用权补偿规定的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政工干部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品德素质。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要按标准选配好政工干部,加强理论、业务知识学习,还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对于企业既是一种现代安全管理思想,又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安全文化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构建企业安全文化要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并发挥宣传的重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规范。  相似文献   
19.
伪高潮     
徐国良 《法制博览》2009,(10):52-52
多年来,我国许多地方,许多单位动辄掀起某某活动高潮,某某工作高潮,并且是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但领导很激动起来、群众动员下来后,没有几个“高潮”真正到了高潮,没有几个“高潮”真正产生了效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