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8篇
法律   53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忠明 《中外法学》2006,(3):257-276
<正>2001年9月17日,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Derrida)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会堂作了题为《全球化与死刑》(Globalization and Capital Punishment)的公开讲演,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死刑问题有过非常深刻而又独到的阐述。姑且撇开德里达讲演的精彩内容不谈,据我观察,全球化事实上也是眼下国内学者思考死刑问题的基本视野。而对那些提倡我国也应该尽快地废除死刑的学者来说,尤其如此;在他们看来,全球化乃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论证策略。这与清末修律运动期间借着收回治外法权的理由提出废除酷刑的论证策略,颇有异曲  相似文献   
12.
<正> 《活地狱》作者李宝嘉(1867—1906),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祖籍江苏武进(现属江苏省常州市),是晚清著名小说家。其主要作品除《活地狱》外,还有《文明小史》、《官场现形记》、《中国现在记》、《海天鸿雪记》、《庚子国变弹词》等;其中《官场现形记》作为晚清著名“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影响很大。但是,对于《活地狱》,一般读者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3.
西方市场法制的成因探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威廉·阿诺德指出,历史就是法律的本源,法律就是历史的本源。要认识、借鉴西方市场法制必须对其形成过程进行探源。本文所谓的“市场法制”主要是指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体系,具体是指民法、商法与经济法。所谓的西方,则是指中世纪时期的西方。一、10世纪以前西方经济与法制l·1古罗马的社会经济与法制。顾准先生曾戏称罗马人民是“法律呆子”①。确实,在西方法律文化史上,罗马人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私法文化产并且产生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广泛影响,以致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认为,在罗马人三次对世界的征服中,“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  相似文献   
14.
15.
如何思考中国法律传统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改革为近年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寻找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正确路径。本刊与河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以“中国法律传统与当代司法改革”为题的讨论,旨在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乃至法制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仵作”源流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先从“仵作”的名词概念说起.《简明法制史词典》“仵作”条释曰:“古代官署中检验死伤的吏役.仵作,名于宋代.郑克《折狱龟鉴·释冤下·府从事》引《玉堂闲话》:‘乃追封内仵作行人,令供近日与人家安厝去处’.明、清使用较广.……清末改称‘检验吏’”.笔者认为,这一解释不够准确,也稍嫌笼统.对此,杨奉琨先生作过专门考证;但是,仍然失之笼统.因此,笔者在此利用文学作品资料,并且参照其他文献史料、律令典籍,对此作进一步考析,以期把问题的研究深入一步.其一,仵作名称的文献记载源流.《词典》说:仵作,名于宋代,见于《折狱龟鉴》所引《玉堂闲话》.《折狱龟鉴》是宋代郑克的著述,成书于“南宋初年”;《玉堂闲  相似文献   
17.
18.
皋陶与“法”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史前传说时代神话中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刑神,就是大名鼎鼎的皋陶,又名咎陶、咎繇。《尚书·舜典》载:“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这“士”,即法官。《管子·法法》言:“舜之有天下也,……皋陶为李。原注:‘古治狱之官,此作李官。’”此“李”即“理”,也即法官。《说苑·君道》有:“当尧之时,皋陶为大理。”《竹书纪年》为:“皋陶作刑。”《世本》:“皋陶作五刑。”《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西汉史游《急就章》更言:“皋陶造律,法律存。”《广韵三烛》则说:“狱,皋陶所造。”  相似文献   
19.
西方市民社会与现代法制建设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新思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还,中国固有的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结构,以皇权专制为核心的权力私有制度,以儒家正统思想与政治权力结合为重心的政教合一意识形态体系,以家族村落为基础的乡土社会形态,在社会内部变迁与列强外部侵略综合压力之下,逐步解体;以“救亡图存”为近因,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标,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以物质技术为中心的经济改革,如洋务运动;以制度典章为中心的政治改革,如维新改良及修律运动;以思想观念为中心的文化改革,如新文化运动,从而使晚清以来的改革逐步深入。但是,这种渐进式改革(新文化运动本身是激进主义的产物),终于因外患内忧,以及更为激烈的、连续不断的政治革命而中断,如辛亥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以及建国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这也是政治激进主义不断革命论的产物);时至今日,这一困挠着国人百余年的现代化进程依然没有完成。那么,在现今的条件下,中国应当如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的成因与特征。本文认为 ,与“刑起于兵”一样 ,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也与部落战争有着密切的关联 ,它还与“皇室国家”或者“家国不分”这一独特政治体制有关。中国古代刑事审判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集权”与“非专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