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2月5日,广西百色市发现1例本土确诊病例.截至2月17日24时,百色市本轮疫情本土确诊病例达271例.老区红城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人心,近8万名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之中. "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有人化身"抗疫白"加入核酸检测队伍,有入主动帮助运输、搬运抗疫物资,还有人为一线抗疫人员准备爱心餐、接送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一、以“三个代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指导思想的依据。首先 ,“三个代表”思想为干部队伍建设规定和指明了总方向和总目标。历史经验证明 ,党能否实现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 ,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和造就大批忠实于党的事业的优秀干部和可靠接班人。“三个代表”不仅从根本上指出了干部个人的努力方向和成长途径 ,而且规定和指明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总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其次 ,“三个代表”思想为正确选用干部提供了依据。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 ,衡量干部德和才的标准是明确的。但在不同历史时期 ,面对不同的形势和…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从我国社会的现实和领导干部队伍的实际看,领导干部要做“以德治国”的道德模范,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正确处理“治官”与“治民”的关系。“以德治国”是对我国每一个人讲的,更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当前,贯彻这一思想和要求,要克服有些领导干部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即认为“以德治国”无非是让老百姓要有道德或遵守道德规范,用社会道德去规范和治理他们,而自己则以治人者自居,可以不加强品德修养,不遵守道德规范,不用道德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言论与行为。这是对“以德治国”的曲解。社会主义道德是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人热衷于将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俗语归纳整理,以民谣的形式广为传播。我将其称为“灰色民谣”。它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的讥讽党风、政风;有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种种不公正的现象和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带来的得失问题;有的揭露文化、教育、医疗等行业不正之风问题;也有的是反映民风、社会道德、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  灰色民谣对针砭时弊,鞭挞社会不良现象也有些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部分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这也说明了我们有的地方党政部门的工作还存在令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一 1937年2月中旬到7月中旬,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秦邦宪)、叶剑英、林伯渠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宋子文、顾祝同、张冲等,就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中共地位及释放“政治犯”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双方主要分歧在于,国民党只同意红军编三个师(45000千人),并由他们直接指挥,而中共却不认同.  相似文献   
20.
遵从"理念—制度—机制"的研究进路,提出社会转型时期生存权保障的基本原则,从完善立法、制度建设、执法与监督、救济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勾勒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民生存权保障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