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9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重新解释侵权行为法的公平责任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将借助法哲学一些思维模式,利用英美侵权行为法的一些成功经验,重新解释侵权行为法中的公平责任原则.文章共分五个部分,侵权法的归责原则与侵权法的原则,公平归责原则在归责原则体系中的地位,公平的法律含义,公平责任原则的法律适用,以及公平责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疫苗研制、生产、检验、归档、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存在法律的风险。风险一旦发生,对个体和社会都是一场灾难。鉴于此,为了降低风险,疫苗管理既需要立法和行政的事前预防,又需要法律责任的事后补救。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法律正义论的思想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爱国 《中外法学》2004,(4):485-494
  相似文献   
14.
英美法中名誉损害案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美法中,名誉损害是一种独立的侵权行为,名誉损害案件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一般的规律,本文从其性质分类、构成和抗辩三个方面勾勒了英美法中名誉损害侵权行为法中的有关基本内容,最后是一个简短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运用分析实证的方法来分析邓小平的法律思想,并将其放在严格的典型的法律理论中作一定的分析和评价。按照顺序,分别论及邓小平所理解的法律,他对民主和法制的理解以及他对法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环评法实施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爱国 《中国人大》2008,(24):19-22
在世界范围内,公众参与都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在加拿大,为保证公众的有效参与,《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为进行环境评价的每个项目开设公开档案室,方便公众获得该项目的档案资料。"《欧盟关于一定公共和私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令》第六条规定:"成员国应保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静宁县着眼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坚持走“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路子, 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党建促发展”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模式,实现了农村党建与产业化发展的相融互动。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主题是阐释近代刑法及其观念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在历史叙述方法上,论文融合了刑法制度史和刑法思想史。作者将近代的刑法观念分解成三个核心命题:刑法是公共权力对犯罪的一种惩罚;犯罪既是一种外在的行为,也是一种主观的罪恶;刑罚同时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报复和对自由意志的拯救。由此,论文相应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从同态复仇到公共权力的报复。其中,古罗马的犯罪学是刑法的形成阶段,16世纪之后君主主权国家的刑法是现代刑法的开端。第二,从客观归罪到主观罪恶的救赎。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神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世纪的宗教使客观刑法注入了主观的因素,刑法主客观统一论由此产生。第三,从残酷的肉刑到刑罚人道主义。古代社会的刑罚强调报复的对等,封建的刑罚强调的是君王的威吓,宗教的刑罚强调的是主观罪恶的救赎,当资本主义兴起之后,刑罚强调人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9.
霍姆斯《法律的道路》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爱国 《中外法学》1997,(4):115-120
<正> 一百年前,即1897年1月8日,时为美国麻省最高法院法官的霍姆斯(Oliver WendellHolmes 1841—1935)在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发表了一篇题为《法律的道路》的演讲。这是他一生中的最著名的一篇演讲。在西方法学中,特别在美国法理学历史上这篇演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徐爱国 《法律科学》2004,22(4):10-15
《圣经》里描述的契约是契约的早期形式 ,与成熟时期的契约制度存在一定的差距。《圣经》里有关对弱者保护的法例 ,是人类早期的人权法。《圣经》里有关原罪、赎罪和末日审判的描述 ,可发现近现代刑法的若干原则 (如刑事报复主义、罪刑相适应原则 )的痕迹。《圣经》里保存有自然法思想。《圣经》对后世法律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