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8月30日发布《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根据常委会初审的意见和征询意见将作必要的修改,其中对鉴定制度的修改,涉及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主要包括:鉴定结论的名称问题、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精神病鉴定及其强制医疗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规定、完善都应当建立在对刑事鉴定制度模式的准确定位基础之上。然而,修正案对这些问题的规定虽有进步之处,但也存在不足,亟需在对刑诉法进行修改之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符合国情。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判断标准,关键看是否从本国实际出发并符合国情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机关的宪法定位,实质是国家权力的配置问题。从权力配置和权力改革的角度更能反映出该机关所行使的国家权力的本质属性。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遵循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14.
红二十五军于1931年创建于鄂豫皖苏区。60多年前,他们孤军远征,艰苦转战,率先抵达陕北,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结束长征、会师陕北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独具特色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在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施五周年之际,本刊于9月18日邀请了法学界、司法鉴定界20位著名专家、学者相聚北京,畅谈<决定>的成就,分析<决定>在实施过程中的某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本刊特约请部分专家撰写笔谈,提出亟需完善的某些管理机制,探索进行深化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和立法完善的理论创新.本期特设"专家笔谈"栏目,旨在进一步推动司法鉴定立法.  相似文献   
16.
司法鉴定制度历来是诉讼程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值此《决定》施行五周年之际,笔者试从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角度,谈谈司法鉴定法律制度完善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一审公诉案件庭审问题探究戴玉忠,石京学去年以来,某些报刊陆续报道了一些地方法院和检察院在搞刑事一审公诉案件的庭审改革。报道称,这种庭审改革是变法官纠问为公诉人举证。有的报道还说,这种改革现行诉讼体制和庭审方式的做法,路子是对的,对各方都有利。...  相似文献   
18.
“买官卖官”等职务犯罪的严重存在,促使我们有必要反思刑法关于职务犯罪数额标准不断提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这些基本特征蕴涵着法治精神。和谐社会应当是遵循规则、体现秩序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能动、民主、法治的社会。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和谐社会与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为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特征,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成熟的社…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中鉴定制度修改完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问题,已成为刑诉法修改的热议之点。刑诉法修改中涉及司法鉴定的主要问题,有鉴定模式的选择、鉴定制度在刑诉法中的科学定位、鉴定人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鉴定结论"的修改、精神病鉴定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