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96篇
中国政治   122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261.
“西法东渐”的思想史逻辑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的中国法理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四大缺陷,整体上而言,只能是知识之学而非思想之学。这是西法东渐所导致的结果,而西法东渐乃近世以来中国法学成败之所系。因此,我们需要探究其背后的思想史逻辑以及克服中国法理学研究之缺陷的超越之道。也即,实现法学研究从关注文本到解决问题的转变,通过张四维与通三统来实现对古今中西的糅合与超越。  相似文献   
262.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创先争优要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无数事实证明,干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发达,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不能丢,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不能丢。干部应该多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心与心交流,让广大群众从干部身上感受到党和政府爱民的真感情、为民的真作为、惠民的真实效。  相似文献   
263.
重提GMM不是庸俗的炒作。实在是因为这个名字已成了中国红十字会的耻辱印记,注定要在此后公众的每一次质疑和批评中,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而重启调查的流产,不仅将红会再次拖入丑闻的泥淖,更将先天不足的红会社监委推上风口浪尖。为监督而生的社监委成立不到一年,便无奈声称自己只是座沟通的桥梁。红会重树公信的努力再遇挫折。人道慈善本应体现社会良心。但能否将好事办好、善事善了,不仅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标度。更体现一个政府的善治能力与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264.
西安两所私立幼儿园私自为健康儿童服用处方药"病毒灵"导致部分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件被曝光后,当地政府迅速采取处置措施,刑拘责任者,并向社会道歉。但家长仍然愤怒、痛心,舆论依然群情激愤。就喂药动机,园方的解释是保证出勤率。因为出勤率关系托费,托费则关系幼儿园的利润和职工待遇,于是,良知被利益蒙蔽。更严重的是,这一违法行为竟持续了3年,当地教育部门监管的缺位或虚置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265.
支振锋 《法学研究》2009,(2):135-149
法律应该被遵守。但遵守既可能来自守法者对义务的自觉,也可能来自守法者所感受到的制裁威胁。当守法主要源于威胁时,社会就会被撕裂为施法者与守法者两个相互对抗的阵营,法律也会成为暴政与奴役的工具。结合传统中国的某些思想资源、哈特的规则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理论,尝试弥合在守法行为中从“被威胁”到“有义务”之间的鸿沟,是内生性规则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266.
支振锋 《红旗文稿》2012,(12):22-26,1
使用西方术语、概念和研究范式,曾被不少人看作是一种时髦。中国社会科学院支振锋在《鬼话、童话、神话与真话——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西话"》一文中认为,将西方神话其来有自,神话西方的背后,是基于近代以来这样一个悖论:以武力为基础的实力问题,被转化成了一个价值问题:强的就是对的,弱的就是错的,强弱的事实问题,被不合逻辑地转化成了价值上的是非问题。学习西方不是为了妄自菲薄,而是为了吸纳西方、超越西方,应让"西话"成为不隐其善、不匿其恶、客观呈现的"真话"。  相似文献   
267.
高一思想政治课第一课《从商品谈起》,主要阐述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商品经济的共性问题。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本课的知识观察、认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并为今后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应适当增加教学内容。一、关于商品的价格问题价格是商品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商品经济运行的主要调节手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懂得什么是价格,还应懂得价格的形成和价格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1.价格的基础和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的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归根到底是由商品中包含的社会…  相似文献   
268.
一、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教材着重阐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建立造成了两个基本经济条件,即大量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工人和少数人手中集中大量的货币财富。如果以此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则是不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所引起。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  相似文献   
269.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是毫无疑义的。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中,分别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了两种不同含义的规定(普遍称作为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究竟哪种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呢?这个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存在着意见分歧:有的同志  相似文献   
27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我国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